□夏谢兰(湖南女子学院)
近日,一位真实姓名为“朱雀玄武敕令”的小伙引发网友热议。4月25日,湖南郴州人“朱雀玄武敕令”小朱告诉记者,他出生于2001年,当时父母为其取名朱云飞,2024年5月改名“朱雀玄武”,2025年1月改成现在的名字,2025年4月已经申请改名“周天紫薇大帝”。(4月25日 《潇湘晨报》)
这名年轻人执着于用极具玄幻色彩的名字彰显个性。这看似是个人的自由权利,实则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对身份认同的焦虑,也暴露出姓名权的行使与社会秩序之间的矛盾。
00后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从小就接触海量信息,对“身份标签”有着强烈渴望,希望通过与众不同的名字摆脱平庸,彰显自我。就像朱云飞坦言他不喜欢撞名,想要一个特别、有创意的名字,正是这种追求个性的典型表现。全国叫“张伟”的人数不胜数,“王伟”“李娜”等名字也长期占据重名榜前列。这种普遍性带来的“身份淹没感”,让不少年轻人试图通过名字找回独特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朱云飞选择“朱雀玄武”“敕令”“周天紫薇大帝”等文化符号,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别样解读。年轻人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生活,既表达了文化自信,又借此塑造了个人标签。
然而,个性表达并不能突破法律和公序良俗的边界。《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朱云飞的改名行为是在行使合法权利,但是权利皆有边界,公民在行使姓名权时应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朱云飞申请的“周天紫微大帝”承载着特定的内涵和文化价值,将这类文化符号用作个人姓名,可能会引发争议。
另外,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姓名需要具备基本的识别性和规范性,以便于公共服务的高效运行。改名后可能面临诸多不便,例如被怀疑证件造假、求职受阻等。这些现实困境,展现了极端个性化名字带来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在现实中,因为姓名引发的争议也屡见不鲜,因名字含生僻字办理身份证困难重重、申请改名“王者荣耀”“宇智波佐助”被拒。这些都表明,当个性化表达冲破传统边界,就会与社会公共秩序产生摩擦。
要想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外部因素来看,首先是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姓名登记规范,明确哪些情况属于“违背公序良俗”,为基层户籍管理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然后是社会可以对年轻人的个性表达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最后是学校和家庭,可以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让他们明白个性表达的界限。年轻人追求个性无可厚非,但在行使权利时,必须考虑行为带来的社会影响和后果,而且要尊重传统文化与大众认知。
朱云飞的改名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年轻人个性困惑。在尊重个性和维护秩序之间,在传承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需求之间,我们需要找到更智慧的平衡点。唯有如此,才不会让我们失了个性的独特光芒,又不与社会发展的轨道偏离。
来源:红网
作者:夏谢兰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