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入住18天水费3.9万?公共服务“漏水处”更该堵住
2025-04-08 19:45:01 字号:

入住18天水费3.9万?公共服务“漏水处”更该堵住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罗婧(长沙理工大学)

近日,浙江吴女士一家在入住18天后收到了一笔高达3.9万元的水费自动扣款信息。一番了解后,才发现是物业提供的缴费户号有误,导致自己交了另外一小区一整幢楼的水费。了解清楚后,吴女士已要求退款,但因财务程序仍需较长时间,好在媒体介入后,公司加速处理,目前吴女士已收到退款。(4月6日 1818黄金眼)

18天39390元水费,听起来着实荒诞,可这样离谱的事还远不止这一件。此前,江苏南通市某小区因漏抄水表闹得沸沸扬扬,各方各执一词,20万元水费纠纷上演“罗生门”;浙江杭州市连女士的新房还未入住,就上演了500元水费“捷足先登”的戏码。这些现象背后,实则是物业行业管理的严重失职。从信息录入错误到日常数据统计混乱,物业每一次的疏忽,都侵害着业主的合法权益。

毫无疑问,自动扣费系统同样是“漏洞百出”。此事件中,近4万元的异常扣款,居然毫无声响、一路畅通地完成了扣费。此前,浙江温州市郑先生家因手机自动抄表,系统自动识别水表读数漏掉了小数点,导致7万元天价账单的事例,也暴露了自动扣费系统存在的问题。该系统对异常数据监测能力的不足,使得其在面对大额度扣款时,既未触发人工审核,也没能及时拦截,让用户的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这起事件中,责任的界定其实并不复杂。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和《民法典》相关规定,物业提供错误户号,理应承担责任。但现实中,收集证据难、维权流程繁琐,让业主在维护自身权益时举步维艰,而物业则可以依靠自身优势“隐身”。

要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多方共同努力。物业应从内部管理入手,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水务公司则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自动扣费系统,搭建智能化异常数据预警机制,同时加快数字化转型,减少对人工录入数据的误差;政府相关部门则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简化维权流程,降低业主的维权成本。

公共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只有各司其职、共同发力,及时堵住这些“漏水处”,才能为民众构建起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公共服务体系,让民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来源:红网

作者:罗婧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