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外教上课时情绪失控,在线教育不能只靠“事后灭火”
2025-05-17 15:44:26 字号:

外教上课时情绪失控,在线教育不能只靠“事后灭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王仪敬(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北京一位家长爆料,7岁女儿在线上英语机构Tigerschool上课时,外教突然情绪失控,对着孩子大喊“滚出去”(get out),然后退出视频课程,导致孩子受到惊吓。5月15日,该家长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收到退回的课时费,但仍在考虑是否通过法律途径继续维权。Tigerschool回应称,已经第一时间与该外教老师中止了合作关系,并列入行业黑名单,后续还会跟进此事,做好安抚工作。(5月15日 上游新闻)

“外教”的光环掩盖不了行业乱象,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更不是简单“退费”就能轻易抹去的。在线教育机构若只满足于“事后灭火”,而不从师资筛选、情绪管理、监管机制等根源上解决问题,类似事件仍会不断重演。

首先,“外教”不等于优质教育,此次事件暴露出部分教师缺乏基本职业素养。许多在线教育平台为快速扩张,降低招聘门槛,只要“母语者”即可上岗,甚至忽略教学能力和心理健康评估。外教流动性大、背景调查困难,导致部分教师态度敷衍、情绪不稳定。此次涉事外教“上了几千节课未出问题”的说法,也说明机构对教师行为的日常监管不足。行业黑名单若缺乏跨平台联动,涉事教师换个机构“重操旧业”并非难事。

其次,语言暴力对孩子伤害深远,机构不能仅退费了事。语言暴力不同于普通的教学失误,它会直接伤害学生的尊严与心灵。若机构仅以“退费”作为标准解决方案,实则变相纵容教师不当行为,也让家长维权陷入“自认倒霉”的困境。

要杜绝此类事件,机构必须建立更严格的师资审核机制,包括教学能力测试、心理健康评估及定期培训。监管部门也需明确在线教育教师的准入标准,例如强制要求持有相关证书(如TEFL/TESOL),并将外教行为纳入信用体系,确保黑名单真正有效。此外,课堂录像不应仅作为“事后证据”,而应成为机构日常监督的工具。

教育不是商品,更不该成为伤害孩子的工具。行业必须筑牢师资底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尊重的环境中学习,才能让在线教育真正助力孩子成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王仪敬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