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莫让“成人化”侵蚀童年净土
2025-05-15 21:01:10 字号:

莫让“成人化”侵蚀童年净土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陈娅楠(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有人晒出部分电商在售卖一款“婴儿高跟鞋”的商品,由于该鞋子形似“三寸金莲”,被不少网友怒斥审美畸形。这款看似新奇的商品,打着“宝宝人生第一双高跟鞋”的旗号,实则将成人世界扭曲的审美观念强行灌输到幼儿身上。这并非个例,从充斥着“奶辣风”元素的童装,到频繁出镜的儿童美妆博主,再到未成年人整形热潮,儿童消费市场中“成人化”的畸形现象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认知底线,其背后隐藏着资本、家长、平台多方责任的缺失,守护童年的纯粹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儿童消费市场“成人化”乱象的根源,在于资本对流量和利益的无度追逐。部分商家为获取暴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以“婴儿高跟鞋”为例,商家用“软底”“摆拍道具”的说法作为挡箭牌,刻意避开安全标准,将“性感”“暴露”包装成时尚卖点。所谓的“学步鞋”根本不具备学步功能,仅仅是为了满足家长拍照的需求。还有童装店铺,利用“辣妹穿搭”“豹纹”等极具吸引力的标签,把儿童当作流量变现的工具。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基本的商业道德,更是游走在法律的违规边缘,将儿童置于安全隐患与价值观扭曲的双重危机之中。商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儿童健康成长为代价,资本的逐利欲望需要得到有效约束。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部分家长却将孩子异化为“摇钱树”或社交炫耀的资本。地铁里孩子“被迫成熟”的摆拍,日常“奶辣风”的不当穿搭,这些行为看似是给予孩子“穿衣自由”,实则是监护权的滥用。儿童过早接触成人化审美,极易形成迎合他人的扭曲价值观,对其人格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现实中,一些家长为了网络流量,强迫孩子穿上不符合年龄的服饰,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

互联网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关键枢纽,本应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重任。但现实中,部分平台对“奶辣风”童装、儿童美妆等不良内容的审核形同虚设,甚至借助算法推荐,进一步扩大了这类不良内容的传播范围。如果平台只看重流量和利润,而忽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无疑是在助长“成人化”不良风气的蔓延。只有建立严格的未成年人内容分级制度,加强对算法的伦理规范,才能让技术真正成为助力儿童健康成长的工具。

童年的纯真与美好不容亵渎,儿童消费市场“成人化”乱象背后,是资本、家长、平台多方责任缺失形成的不良局面。想要遏制这一不良趋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立法部门要完善儿童消费市场监管标准,为儿童成长筑牢法律屏障;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审美观念,给予孩子健康的成长引导;平台要强化内容审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唯有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才能守护好童年的一方净土,让孩子们在纯净的环境中自由快乐地成长。

来源:红网

作者:陈娅楠

编辑:吴海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