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错过航班跪地哭喊:闹就能“万事大吉”?
2025-05-20 18:43:03 字号:

错过航班跪地哭喊:闹就能“万事大吉”?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周诗妍(四川外国语大学)

5月17日晚,有网友爆料称,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有女子未能在飞机起飞前40分钟值机而错过航班大闹机场,称耽误孩子次日早上的公务员考试。视频显示,在机场深圳航空值机柜台,一名女子不停大声哭喊:“不让登机,耽误我事儿啊,孩子要考试啊。”随后,该女子还做出跪地磕头等举动,现场工作人员对她进行安抚。(5月19日 极目新闻)

据介绍,国内航班通常在飞机起飞前40分钟截止办理值机手续。在这40分钟内,工作人员需要进行“配载平衡”工作,通过科学计算和调配旅客、行李、货物的重量,以及装载的位置和重心,来确保飞行安全。因此,即使是仅仅迟到一分钟,其造成的影响也可能极为重大。

在得知已经错过办理值机手续的规定时间、无法登机后,该女子在值机柜台不停大声哭喊,并做出跪地磕头等举动。事实上,错过航班后的补救措施有很多:旅客可以通过改签、更换交通工具等方式尽量弥补无法登机带来的损失。然而,该女子却选择放大情绪,以“正事当作理由,企图换得一个立马登机的机会。显然,这是不合规的。一旦工作人员同意,不仅会给整个航班增加额外庞大的工作量,更会让遵守规则的旅客质疑航空公司规则的可靠性。该女子应该意识到,他人没有义务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也没有人应该为她的情绪买单。

无独有偶,不久前出现的高铁拦门事件与此次赶机迟到事件,共同折射出一种现象:“遇事先闹已然成为一部分人处理问题的第一选择。这实质上是个体规则意识淡薄、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规则之上的表现。赶不上飞机大哭大闹、上错高铁列车“夺门而出、为了等同伴“舍身拦门……这些情绪化的行为,归根结底都源于对规则意识的淡漠,源于认为自己的急切诉求可以冲破规则的束缚、优先得到满足的错误认知。规则的本质,是每个人都让渡一点自由,以防止个人之间出现激烈的矛盾,从而维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不遵守规则,意味着侵犯了他人让渡的自由空间;肆意打破规则,更是在消解共同约定的严肃性。

更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规则面前大哭大闹、感情用事是达成目的的“不二法门?在这种风气下,正常的问题解决流程和制度被忽视,公众会认为通过正常渠道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效果,不如直接“大闹一场立竿见影。长此以往,规则和秩序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将遭到破坏,引起更多人对规则的蔑视,形成恶性循环。

遏制这种不良现象、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方面,铁路、航空公司应进一步完善信息通知系统,对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进行强调和推送,尽量让旅客充分掌握航班信息;同时,在处理闹剧时,坚守工作底线,也是坚守规则底线。另一方面,有出行计划的旅客应主动了解有关航班的全部信息,并规划好出行计划,以免造成时间冲突。最后,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守时意识、规则意识的教育与宣传,做到润物无声,让正确意识实实在在地扎根于每个人心中。

“为了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这种情绪化做法,在严肃的明文规定面前是行不通的。身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当认识到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学会用理性和智慧取代冲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周诗妍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