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乐乐(南京师范大学)
近一段时间,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了一些教大家制作“笔枪”的视频。3支普通的中性笔被拆解,重新组装后,一把迷你“笔枪”便轻易完成了。
这种手工看似简单有趣,背后却隐藏着极大安全隐患。操作不当容易造成自己或者他人受伤。媒体此前报道,一名10岁男孩自制笔芯弹,射穿自己的眼角膜,万幸的是,受伤部位位于角膜边缘,加上治疗及时,对视力影响不大。可见,简单的文具经过简单改装却成为“利器”,具有威胁青少年人身安全的隐患。
但是,此类具有危险性的视频却迅速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我们应该对背后的原因保持高度警惕。
这类视频通过将日常文具改装成可发射物体的危险“笔枪”,吸引小学生的注意与模仿,从而获取巨大流量。青少年用户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时期,面对网络流行的,看起来炫酷的东西没有抵抗力,纷纷加入模仿,以期能够融入小伙伴中或者在伙伴中炫耀。而相关创作者和平台为了流量又会持续性地发布和推广相关视频,自然地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制作“笔枪”只是网络社交媒体带给青少年不良影响的一个小方面。
如今,随着手机等移动端的普及,网络社交媒体的用户也越来越年轻化。一些创作者“把握住”时机,为了流量迎合青少年用户的口味,发布一些不良信息,在青少年用户中主动引领潮流,从而获取自己的利益。
社交媒体创作者们具有积极引领青少年向上向善的责任。尤其是一些拥有大量未成年粉丝的博主,更应以身作则,为青少年提供榜样,积极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是以此为商机,为了利益不惜损害未成年的身心发展,这种行为应该被制止。
面对此类乱象,媒体平台更不该坐以待毙,默许创作者诸多恶意引导未成年的行为。这种默认恶意的行为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是对自己作为平台的责任与义务的忽视。平台应该加强管理,对创作者发布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为青少年的发展营造清朗的环境。
此外,家长也不能忽视自己的监管义务。发现青少年学习网络上不良信息的情况,及时制止并纠正,而非将过错全部怪罪于平台。只有每个责任主体联合起来,才能共同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当文具已成为“利器”,当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才要开始警惕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顾乐乐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