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拒绝性感童装,并非是对穿衣自由的限制
2025-05-24 17:17:20 字号:

拒绝性感童装,并非是对穿衣自由的限制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陈笑雪(黑龙江大学)

近日,一博主发长文投诉称,某知名品牌泳衣官方店铺内,一款女童泳衣的展示视频存在“擦边软色情”的嫌疑。目前,该店铺的相关泳衣链接已被下架。(5月22日 封面新闻)

近些年,童装市场频繁出现以成人化设计为卖点的产品,例如包臀裙、露脐装、抹胸上衣等,此类现象多次引发社会争议。在观念愈发开放的当代社会,部分人以“穿衣自由”为这类成人化童装辩护。但需要明确的是,儿童服饰的设计应回归童真本质,“自由”需建立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审美和价值观之上,任何将成人化性感元素强加于童装的设计,本质上都是对儿童成长环境的扭曲。

将成人化性感元素植入童装,绝非真正的“穿衣自由”,而是一种畸形审美。性感作为成年人的审美表达之一无可厚非,但将其强行移植到儿童服饰上,实质是用成人视角剥夺了孩子的纯真天性。处于身心发育期的儿童,尚未形成成熟的审美认知和价值判断,成人化服饰可能误导孩子对“美”的理解,甚至模糊健康的身体边界意识。让儿童穿上带有性感化设计的服装,或摆出成人化姿势进行展示,不仅与儿童天真烂漫的特质格格不入,更违背了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伦理共识。

童装设计的第一要义应是舒适、安全与健康,而非成为吸引眼球的低俗工具。健康的童装应传递纯粹价值,让孩子在舒适中感受身体自由,在安全防护中建立安全感,在简洁设计中培育健康审美。若为流量将童装沦为低俗载体,是对儿童权益的漠视。

让孩子以孩子的姿态成长,需要每一个人对成人化的童装说“不”。

拒绝性感童装,首先要从商家做起。作为童装的生产者与销售者,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主动摒弃以“擦边”“性感”为卖点的低俗营销逻辑。当前,部分商家为流量刻意制造争议,将儿童作为吸引眼球的工具,这种行为不仅损害儿童身心健康,更触碰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红线。企业应意识到,引导健康的儿童审美、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才是真正的社会责任。

平台作为内容传播与商品流通的媒介,需强化监督职责。电商平台应对童装商品进行严格审核,下架所有涉嫌“擦边软色情的产品,并建立长效机制打击违规营销;社交媒体需加强对儿童相关内容的筛查,及时清理以儿童为载体的低俗展示。

此外,家长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守护者,更需树立正确的审美导向。在为孩子选择服饰时,应优先考虑舒适性与安全性,而非盲目追求所谓“潮流”。成人化童装本质上是成人世界焦虑与畸形审美的投射,家长需保持理性判断,以健康的价值观引导孩子认识美、感受美,让儿童的着装真正成为童真的表达。

拒绝童装中的成人化性感元素,不是限制“穿衣自由”,而是对儿童权益的根本保护,对社会伦理的必要坚守。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符合年龄特征的环境中成长,让童年回归纯粹与美好,这是全社会必须共同肩负的文明责任。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陈笑雪

编辑:吴海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