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中餐厅9》“美食地图” 翻车,文化输出岂能如此轻慢
2025-05-24 21:57:34 字号:

《中餐厅9》“美食地图” 翻车,文化输出岂能如此轻慢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鲁慧星(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正在录制的美食综艺《中餐厅9》因一块“全国美食地图”陷入舆论漩涡。“全国美食地图”所标各地代表菜品及地理划分等问题频出,引发网友热议并登上热搜,网友在评论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护菜运动”。(5月24日 《南方日报》)

一张错漏百出的“美食地图”,让《中餐厅9》未播先“火”。江苏十三市被一碗扬州炒饭“代表”、湖南饮食文化被“剁椒”二字敷衍、黑龙江在地图上“漂移”至江浙沪……这场闹剧已不仅是综艺制作的专业失格,更暴露出文化传播中的轻慢与敷衍。

美食地图大翻车,绝非偶然。这种全方位失守,绝非用“无心之失可以搪塞。有网友调侃“DeepSeek都比节目组专业,虽显夸张,却精准点破了创作团队对地域文化认知的贫瘠。

更深层的危机,是把文化当成了博眼球的道具。放着宁波汤圆、嘉兴粽子等更有群众基础的美食不选,偏要挑“西湖醋鱼”这个争议性菜品制造话题;明知道兰州人坚持 “牛肉面” 的正名之争,却故意沿用 “兰州拉面” 的错误表述。就像拍历史剧随意篡改史实博流量,表面上是 “创新”,实际是剑走偏锋,想用争议来引流。

文化传播从来不是娱乐的附属品。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引发全民共鸣,背后离不开导演20多万字的积累创作和团队历时13个月的扎根。反观《中餐厅9》节目组,既不愿像故宫文创团队那样钻研典籍,也不肯像《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那样深入市井,反而沉迷于 “短平快” 的流量思维,最终只能拼凑出漏洞百出的 “文化赝品”,也不怪网友吐槽:“AI 都比节目组懂中国菜

说到底,文化传播容不得半分敷衍。从锅包肉 “搬家” 到剁椒 “成菜”,这场翻车给所有文化类节目敲响警钟:文化不是随意剪裁的综艺剧本,想做好文化输出,先学会尊重:尊重每道菜的历史,尊重每个地方的情感,尊重观众的智商。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鲁慧星

编辑:吴海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