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闺蜜互打肉毒素中毒:为“美”消费应有底线
2025-05-02 20:43:46 字号:

闺蜜互打肉毒素中毒:为“美”消费应有底线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李妍汐(云南财经大学)

4月23日起,江苏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陆续收治三名注射肉毒素后中毒女性。据介绍,三名中毒患者中,有一名在一美容机构先后在肩和脸部共注射350个单位肉毒素,另外两闺蜜则是通过网购肉毒素,为对方互相注射。为了抢救三名中毒患者生命,该院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在全国范围调配“解药”,最终从兰州一研究所先后空运70支肉毒抗毒素。(4月29日 《扬子晚报》)

这场由医美乱象裹挟的“美丽消费”闹剧,不禁让人追问:一些年轻人对美的追求为何达到几乎病态的程度?追求美的底线又在哪里?

在一些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催化下,社会对美的要求不仅越来越高,而且正在走向极端化。所谓的“完美模板”其实是在塑造单一的审美标准。例如,一些职场中存在的容貌歧视问题,让人们形成“颜值即正义”的价值观。这些现实压力迫使一些人将医美视为改变命运的捷径,为医美市场的乱象滋生提供了温床。而医美行业通过制造焦虑来刺激消费,不断拉高美的门槛。

但追求美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此次中毒事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当变美以损害健康为代价,甚至危及生命时,便已彻底突破合理的界限。真正该被质问的,不只是非法操作和监管缺位,更是社会对美的执念是否已经越界。

在这场美丽与风险的博弈中,消费者始终处于弱势。价格因素也成为诱导消费者的推手——一些非法或非正规医美机构通过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用秒杀价、限时折扣等噱头打动人心,让消费者为了省钱选择没有资质保障的机构和产品。这种省小钱冒大险的行为,使消费者极易陷入安全隐患之中。

要打破困局,需要社会各界共同重塑健康的审美生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美广告的审核,拒绝过度营销话术;各平台则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减少同质化审美的传播。对于消费者而言,更需清醒意识到,美没有标准答案,真正的自信源于对自我的接纳与热爱,而非医美复刻的“完美模板”。

美,本应是生命多样性的自然绽放,而非被标价的消费品。每一次对美的追求,都不应以健康为代价。当每个人都能在多元审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理性看待医美的风险与收益,才能让追求美的旅程回归安全与理性。

来源:红网

作者:李妍汐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