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延边大学发布了一条《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对该校136名研究生送达退学决定书,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其中,博士14名,硕士122名。其中,有人入学近15年都没毕业,而年龄最大的今年已经53岁了。(11月30日 澎湃新闻)
事实上,这不是高校第一次“动真格”。早在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一次性清退307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今年年初,广州大学清退了72名研究生;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高校接连“出手”的行动表明,“混”学历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严进严出”将成为大学教育的一种常态。
尽管此举能给在校生起到警示作用,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整体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是象牙塔的顶端,学生寒窗苦读多年,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和竞争激烈的考研,才拿到研究生的“敲门砖”,在研究生阶段遭到“清退”,实属遗憾。对于校方来说,当初招收进来的学生接受了本校的教育后,不但没有“成才”,反而“半途而废”,也是一件不幸的事。此外,培养一个研究生,国家也投入了一定的教育资源,当然是希望大多数研究生都能按质、按量地拿到学位证书,将来能够成为反哺社会的人才,这样才是资源地最大化利用。因此,“清退”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别无他法时的无奈之举。
当“清退”的规模越来越大,“清退”研究生早就不是什么“新闻”时,我们不禁要问: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减少清退事件发生的概率呢?尽管近些年高校在学业论文、学位评定等方面越来越严,研究生毕业难上加难。但很多高校却遵循严开头——宽过程——严毕业的教学模式,在培养过程中管理宽松,毕业条件却日渐严苛,一些导师要求研究生发表一篇甚至多篇sci论文才允许毕业,在学术科研的门槛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许多学生叫苦不迭。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说:“从严要求研究生,不能仅仅只是清退延期学生。之所以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集中上课的时间较少,强调地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与导师的沟通。随着研究生扩招,一个导师要带的学生越来越多,能分配给每一位学生的时间相应减少。再加上高校教师职称的评定主要依据论文发表、课题研究等指标,个别导师对待教学漫不经心,将研究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为科研工作卖力,自己却当“甩手掌柜”。一些研究生称导师为“老板”,正源于这种利益交换的师生关系。跟随这样的导师学习,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根本无法取得进步,毕业更是艰难。
因此,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对学生“严进严出”,更要严导师、严考察、严监督。在培养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一旦发现抱着“混日子”心态的研究生,应该及时加以批评指导,避免有学生自暴自弃,而学校、导师听之任之的局面出现。导师作为研究生阶段的关键角色,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查监督,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不提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高要求。
“清退”长期失联的研究生应该成为一种无奈之举,在“清退”之前,高校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下工夫,减少清退事件发生的概率。例如,深圳大学通过学业考核、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审核和查重、学业温馨提示和成绩预警等方式严控培养过程,建立了完整的“提示—预警—淘汰”制度体系,形成了有效的分流淘汰机制。因此,在“清退”研究生之前,高校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文/邹玉瑛(湖南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邹玉瑛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