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来对高考状元的宣传日益淡化,但今年江苏省文科状元白湘菱因她特殊的经历还是进入了公众视线。白湘菱以430分的高分摘得江苏高考文科桂冠,却因历史选修成绩是B+,无缘一些国内顶尖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已明确表示,学校规定考生选测科目等级须达到双A,因此无法破格录取她。
8月2日,白湘菱母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女儿最终申请了香港大学,专业意向为金融类专业。8月3日,记者从香港大学入学及学术交流部了解到,白湘菱已顺利通过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的面试,校方已向其发放了录取通知。(8月3日 澎湃新闻)
虽然白湘菱最终有了不错的归宿。但不少网友心有芥蒂,认为部分高校拘泥于招生规则,不知变通而错失招录、培养优秀人才的机会。甚至有网友借古讽今,搬出文学大师钱钟书的例子——当年钱钟书数学科仅得15分,却因国文特优、英文满分而获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相比之下,当今一些高校一味以规则为挡箭牌,缺乏远见和魄力。
可是,虽同样存在学业水平不均衡的问题,但白湘菱与钱钟书的经历之间并无可比性。1929年钱钟书投考清华,当时传统科举制度废除时日不长,知识分子刚刚从陈旧腐朽的八股取士中解放出来。此前一千余年,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以文科为主,虽洋务运动时期开明之士提出“于文武正科之外,特设专科以考西学”主张,近代自然科学人才依然凤毛麟角,且民国社会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加之社会动荡,高等学府欲招揽人才,必须采用一定非常规手段。
今天则不然。一方面,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和大学扩招,国民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升,2020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超过一千万,如此庞大的基数,给了高校录取人才充足的挑选空间,破格录取偏科考生也不再是留住人才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近年来逐步推行的通识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汲取各项知识的途径,考生知识水平是否存在短板成为高考的重要考察指标之一,高校完全可在规则限定的范围内选取各方面素质过硬者。
从舆论倾向看,支持破格录取白湘菱的声音远未形成一边倒优势,主张按既定规则取舍的网民亦不在少数。钱钟书考大学的时代,近代新闻事业起步不久,信息较为闭塞,而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能对社会热点事件扩散传播、发表观点,舆情也更容易发酵、引爆。若是破格录取个别考生,招生单位是否会被扣上“破坏规则”的帽子?更何况,开了突破规则的口子,今后发生类似事件应如何妥善处理,也将成为一个需谨慎考量的问题。
是否破格录取白湘菱,对招生高校而言都是他们的自由,无可厚非。此前,白湘菱本人也轻松表态,“不用安慰我,我心态好得很,甚至研究了几所我能去的高校的伙食和宿舍”。她摆正了自己的心态,网友们呢?
来源:红网
作者:吴闻哲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