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儿慈会”善款被卷,还须更有信服力的解释
2024-06-12 15:50:03 字号:

“儿慈会”善款被卷,还须更有信服力的解释

□黄齐超

据民政部消息,针对群众举报和媒体反映的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慈会)有关问题,民政部成立调查组开展了全面调查,并依法依规进行了严肃处理。经查,柯某孝于2023年6月至8月,私自以“儿慈会9958项目”的名义向患儿家长筹集资金,骗取患儿家长钱款近千万元。2023年9月,因涉嫌诈骗,柯某孝被采取强制措施,目前案件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月11日新京报网)

去年9月,“儿慈会”旗下的廊坊9958项目出现“爆雷”:患者家属配捐的近千万元善款无法兑现。这里,需要交代的是善款的缘由——廊坊9958项目负责人柯某孝,私自以配捐的名义,向白血病患儿家属许诺只要捐助善款,短则一个月则三个月后,就会将善款和高额配捐款一并返还。

所谓的“配捐”,既是患者家属发动亲人朋友虚假捐款,以此激励其他善心人士真正捐款,然后慈善机构再将“配捐”金额与慈善捐款一同返给求助人。尽管有些时候,“配捐”几万却得到几千元的善款,但这对病危的患者而言,也是一笔救命钱。

廊坊9958项目原本运营良好,“信誉”颇佳。但有一天,负责人柯某孝绝望地宣布“钱(配捐)回不来了,还不上了”。这就等于资金链断裂,“儿慈会”的廊坊9958项目“爆雷”。由此,许多濒临绝境的患儿家属不得不背上沉重“配捐”的债务,这无疑给他们的家庭雪上加霜。

柯某孝负责的廊坊9958项目,其配捐模式属于大病救助的“返款”式募捐。尽管它有慈善的属性,但却违反了《慈善法》,因为《慈善法》明令禁止“自捐自用”,即自己捐款给自己,再去慈善机构转一圈,洗成捐款。所以,这种“返款”式募捐,既违背了公序良俗,也把慈善变成为黑幕操作,让慈善机构及慈善爱心失去公信力。

从民政部门的这次通报看,这一通报未必能令公众信服。首先,民政部门把柯某孝称作“志愿者”,这的确符合真实情况。柯某孝的孩子患病,曾接受过这个项目的救助。后来,柯某孝就作为“志愿者”,负责了这个项目。但“儿慈会”官网为何却把柯某孝定义为“廊坊站站长”,误导大众呢?

其次,虽然患者家属将“配捐”资金打给了柯某孝的个人账户,但他们得到返款和慈善捐款时,却是从“儿慈会”公共账号里转来的,这又该作何解释?难道一直以来,都是柯某孝在私自操作“配捐”资金?难道“儿慈会”对柯某孝的个人行为毫不知情?如果真是如此,民政部与“儿慈会”更应当解释清楚,还自身一个清白。

最后,柯某孝卷走了近千万元的“配捐”资金,这笔巨款到底去了哪里?是自己中饱私囊,还是用在了“儿慈会”项目的管理费、广告费、员工工资上?柯某孝到底从中获得了多少利益?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答案;否则,公众就只能认为,柯某孝只不过是“背锅侠”罢了。

当然,通报中也提到了“儿慈会”的监管不力,乃至违法违规的行为:比如内部管理不规范、9958项目操作违规、未按规定的业务范围进行活动、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等情形。不过,通报提及这些问题时,有点轻描淡写的味道,怎能令人信服呢?公益组织必须秉持的公益性、诚信性、合法性和责任性,让慈善事业经得起考验。所以,阐释清楚整起事件的细节,并根据违规情节轻重严肃追踪“儿慈会”的相关人员,也是非常重要且必须的。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