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墨(郑州大学)
近日,河北秦皇岛中西结合医院出现的“不爱上学门诊”引发社会关注。1月8日,医院睡眠-心理科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确实设有“不爱上学门诊”,接诊厌学的孩子,该门诊的医生主要为心理和睡眠方面的专业人士。(1月8日 澎湃新闻)
长期以来,“厌学”被家长认为是孩子无理取闹的举动,但“不爱上学”真的是孩子无理取闹吗?显然不是,医院开设的“不爱上学门诊”便是最有力的佐证。
医院开设“不爱上学门诊”,这一举动背后折射出的是日益增长的需求。显然,前来就诊的孩子绝非少数,不然也无需专门设立此门诊。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与日俱增。从小学开始,各类辅导班、兴趣班便充斥着孩子的课余时间,进入中学,升学竞争更是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在“唯分数论”仍有市场的当下,孩子们每日被作业、考试、排名紧紧捆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负担可想而知。
学习压力大,自然而然容易滋生厌学情绪。当孩子对上学产生抵触时,这绝不是他们在无理取闹。很多家长和老师却未能意识到这点,习惯将孩子不爱上学简单归结为“贪玩”“不懂事”,一味批评指责,却不去探寻背后深层原因。这种片面的认知,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孩子的心理创伤,让厌学情绪愈发严重。
此时,“不爱上学门诊”的出现就像是一道曙光。其接诊的医生具备心理和睡眠专业知识,能够从专业角度剖析孩子厌学的根源,判断是压力引发的焦虑、抑郁,还是伴随出现的失眠等问题干扰了孩子正常的学习状态。这也提醒家长和学校,面对孩子的厌学问题,必须转变态度,重视起来,耐心与孩子沟通,深入挖掘压力背后的成因,是学业负担过重,人际关系紧张,还是家庭氛围不和谐?只有追根溯源,才能“对症下药”。
然而,我们也需警惕个别孩子“钻空子”。随着“不爱上学门诊”设立,可能会有孩子企图装病逃避学习。但这只是极少数情况,不能因噎废食,否定门诊存在的意义。
全社会应以该门诊开设为契机,未雨绸缪。学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减轻课业负担,多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家长要多关注孩子情绪变化,营造宽松家庭环境;社会舆论也应倡导多元成才观,摒弃单一的分数评判标准。切莫等到“不爱上学门诊”人满为患,才惊觉我们在孩子成长路上缺失了太多关怀,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让厌学问题成为孩子成长路上难以跨越的沟壑。
孩子不爱上学,绝非无理取闹,而是他们在重压下发出的“求救信号”,亟待各方携手,为孩子的心灵“减负”,助他们重回热爱学习的正轨。
来源: 红网
作者:章子墨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