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大楼有模仿癖,最爱模仿的就是天安门和白宫,其实都是权力膨胀之后,对于少数掌权者虚荣心的满足之举。如今沛县政府大楼也被人揶揄,它被当地居民称之为能媲美联合国大厦。
说实在的,对于这样超标超规格的办公大楼,都已经说烂了!耗费公帑上亿修建的公家楼堂馆所还会少吗?也难怪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要“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
这种“一刀切”的承诺之所以深得民心,实在要“归功”于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政府大楼。前段时间的新闻: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台前县豪华办公大楼扎堆而建,而一公里之外的城镇中学环境脏乱犹如“难民营”。每每要拿政府大楼和学校要做对比的时候,完败的几乎都是后者。
和我们一起处于发展中的印度,其国家公务大楼几乎不装空调,全部都是电影里看到的那种破旧电扇,要知道印度可是温度能超过45°的国家。他们把公帑剩下来干吗?答案是买俄罗斯的潜艇、战机,来充实自己的国防。
也许总拿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最豪华的房子一定是学校,最简朴的楼房一定是办公楼”说事,或许有种比高不比低的不现实感,所以才拿印度的例子来说事。“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是句老话,而手握纳税人的钱,有些地方却总想着“先天下之乐而乐”,且不带跟群众商量的。等事发之后,就来个连夜清退、检讨反思的老路子,这样有什么意思?
这样超规格的办公大楼破土建成,恐怕审核、立项、拨款、监督等各个环节都要走程序的吧,但为何总是一路绿灯?难道地方的某些监督机制真的就是个笑话?看着新闻图片中那些豪华装修、高档办公,也许就有解释了。当某些官员权力膨胀之后,首先想到的必然是给自己的待遇上一上档次,这几乎没有明里或者私下之分,有的就是权力兑现之后的生理和心理满足。
历代官员不愿修衙门,就是怕百姓在背后戳脊梁骨。现代官员虽然无须用古法来行事做人,但多少还是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吧!就算百姓的口水不值钱,那《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总有白字黑字的限制吧?如果这个都不放眼里,那就真的是“无知者无畏”了!
文/谢伟锋
来源:光明网
作者:谢伟锋
编辑:易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