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网”每年都要公布“野鸡大学榜”,由于野鸡大学涉嫌诈骗,监管主体是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只能被动接招。最“受益”的还是民间信息网站“上大学网”,等于是为自己做了免费广告,媒体也乐得给予头条版面赢得广泛关注,但这类“野鸡大学榜”给网友和读者创造了什么价值?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经济管理大学这样“高大上”的名称每年大规模出现一次,多少人能记住并防止不被诈骗?关注野鸡大学榜单的群体有多少人会与这些李鬼大学发生关联?
例行公事的野鸡大学榜,更像是每年一次的娱乐事件。真正关注它的人,自己或孩子没多少可能上非正规大学。所以与其纠结于所谓野鸡大学的取名艺术,还不如教给社会查询正规大学的攻略。很简单,上哪所大学要充分了解,不要被名称迷惑,首先要确保正规,是否正规查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官方网站即可。扯那么多野鸡大学名称,研究其中秘诀,这种行为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形容很贴切,“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关于野鸡大学榜的悖论则是,关注野鸡大学的现实生活中大多与野鸡大学相距甚远,这些人多是社会中产或精英。而现实生活中很可能与野鸡大学邂逅的,却很少有机会关注野鸡大学榜单,他们为生存忙忙碌碌,为自己或子女的前途烦忧焦虑。而当他们惶恐迷茫之时,野鸡大学和它所代表的产业链却盯上了他们。
别指望每年公布一次野鸡大学榜,这些虚假大学就能自动遁形。否则为什么每年都曝光一次,野鸡大学却不见减少或消失。试想一个社会底层或弱势个体,被人告知有这么一所名称高大上的大学,不要高考分数就能上,毕业后拿的文凭在网上可以查询,和实打实考试上大学拿的文凭“实际效用上相差无几”,那么哪怕知道野鸡大学并不正规,是否还是会冒险买个试试?毕竟凭真才实学就能逆袭的社会生态还未形成,毕竟拿着假文凭在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的大有人在。浮躁社会正是虚假大学产业链的现实土壤。
别以为媒体一公布野鸡大学榜,野鸡大学就会逃之夭夭。信息消费层面的野鸡大学榜只关话题,不关社会民生。光曝光没效果,建议一下媒体,下次曝光野鸡大学榜时,除了公布几个“高大上”假大学名称,还要多想想底层生存困境,为他们找找出路,让他们自觉提高意识不再受蛊惑,这才是切断野鸡大学利益链的釜底抽薪之策。
文/程振伟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