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贻(北方民族大学)
6月11日,微博热搜曝出有商家在食物中偷偷添加“锅气香精”,只需要一滴,让食物跟现炒的一样具有烟火气和色泽。对此,扬子晚报的记者从网上下单了一瓶10ml的锅气香精后发现,配料表只写着“食品用香料辅料”,但具体有哪些物质合成并未说明。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不建议个人消费,也不建议直接食用。锅气香精的使用,让市面上的预制菜更加能够混淆视听,对于不接受预制菜的顾客来说,这无疑是侵犯了他们对食物的知情权。
近年来,多起预制菜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让人们不禁对预制菜的品质产生了疑虑。一些预制菜存在食材不新鲜、添加剂过量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口感体验,更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不喜预制菜不只是因为它的口感令人失望,更多的是顾客在被动失去了知情权之后,对“花着现炒菜的钱,吃着微波炉加热的预制菜包”感到不公。这最终导致了人们对预制菜的反感。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这一规定明确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即消费者有权对商品和服务的有关真实情况进行全面和充分的了解。在预制菜市场中,这一权利也应该被尊重。
预制菜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往往是一个“黑箱”,消费者无法直接观察到。这使得消费者难以判断预制菜的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更糟糕的是,一些预制菜为了追求口感和保存期限,可能会添加大量的油脂、盐分和糖分,甚至使用劣质食材和过量添加剂。这些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但往往被预制菜厂商所隐瞒。
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增加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当消费者食用预制菜时,他们可能无法意识到其中隐藏的风险,从而引发健康问题。这种风险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可承受的。
因此,预制菜厂商应该更加透明地公开产品信息,让消费者了解预制菜的真实情况。首先,预制菜厂商应该标注食材的来源、加工过程、添加剂使用情况等关键信息。这样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预制菜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不仅如此,商家在使用预制菜之前也应该通过恰当的方式告知消费者,让不接受预制菜的顾客规避风险。
预制菜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食品,其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在追求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食品安全问题。只有确保信息的透明度,才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预制菜市场的健康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刘诗贻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