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出“扶禾”,反思抑郁症应对之策

来源:红网 作者:许海龙 编辑:田德政 2024-09-26 16:18:21
时刻新闻
—分享—

□许海龙

近日,新京报一篇名为《走出“扶禾”》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报道中的扶禾是一家封闭式心理教育咨询机构,打着“转化”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旗号,收取每月2.5万元的高额费用,却将孩子带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

王莎,一位为女儿抑郁症忧心忡忡的母亲,被扶禾工作人员的“成功案例”打动,将重度抑郁的16岁女儿送进了这里。她本以为扶禾比“军事化学校”更为专业,却没想到半年后女儿更加沉默,自残频率更高,甚至尝试自杀。扶禾承诺的“杜绝侮辱、打骂、体罚孩子”成了一纸空文,最残酷的“吊杠”体罚,双手绑在单杠上身体悬空的惩罚,让人心惊。老师的敷衍态度,“自杀随便你,但是同学知道了会嘲笑你”的话语,更是让孩子们的处境雪上加霜。

幸运的是,王莎如梦方醒,选择以法律渠道维权,扶禾最终被关停,女儿被接回家,她也开始与女儿进行真正的心灵交流,真正理解女儿的抑郁症。然而,这个故事背后的问题却远不止于此。

扶禾并非孤例,近年来,类似心理教育机构在全封闭状态下对孩子“为所欲为”的新闻屡有见报。这背后反映出社会对抑郁症的整体了解不够和偏见。很多家长认为抑郁症就是矫情,孩子就是心理脆弱,严加管教、多吃点苦就可以治好。于是,简单粗暴压迫和摧残孩子的“军事化学校”,以及披着“专业”外衣的扶禾之类机构,迎合了家长的错误心理。

但抑郁症是非常复杂的心理疾病,病因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包括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其中生化因素与大脑神经递质有关,如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将抑郁症片面理解为“矫情”“想太多”“钻牛角尖”,不仅无法“对症下药”,还可能加重病情。儿童与青少年抑郁不等同于叛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否则容易导致错误的对应方式和更激烈的冲突。同时,抑郁症也不是现代病,其“增多”更多是因为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更能及时发现问题。

数据显示,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患病率已不容忽视。2021年,中国6-16岁在校学生中,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2023年蓝皮书显示,40%的中国青少年感到孤独,高中生抑郁检出率为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为50%,大学生轻度焦虑风险达38%。课业繁重、缺少“自由时间”,学校对运动、休息的忽视,使得孩子缺少宣泄压力的出口,负面情绪被放大,精神问题高发。

面对这样的现状,依靠“军事化学校”“心理教育机构”的严格甚至严苛管教去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显然是错误的方向。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抑郁症,摒弃偏见,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整体对抑郁症的认知水平。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理解,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运动和休息,提供更多宣泄压力的渠道。家长要与孩子进行真正的心灵交流,理解他们的痛苦,而不是简单地严加管教。

只有当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正确认识和对待抑郁症,才能让更多像王莎女儿一样的孩子真正走出痛苦,迎来光明。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红网

作者:许海龙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3/60/1430863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