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保证”:“上山建新城”,不会变“鬼城”。能否靠得住?想来很惊魂。
首先,梁宏贤要在延安市一直呆下去,而且一直担任市长,换届不换市长,这就有点靠不住。倘若因为“上山建新城”导致GDP大幅度增长而升迁,或者因为工作需要而平调他市,那么这个“保证”对于梁宏贤就要落空。其次,“鬼城”如何定义,先要立下字据才行。否则到时候,只要“街上有行人”,而不是“一个行人也没有”,梁宏贤就可以说不是“鬼城”了。再次,“鬼城”定义后,还要立下“军令状”。什么时候对照定义进行检验,如果是“鬼城”,梁宏贤要承担什么责任。当然如果不是“鬼城”,事实证明决策正确,上级就该对梁宏贤论功行赏。这三条不能做到的话,市长的“保证”就是一句空话,一个忽悠。
总体感觉,梁宏贤是经不住这三条的。敢于和“市场”对着干的“市长”,最终要受市场规律的惩罚,如同敢于和自然对着干的后果,总是要受自然规律的惩罚一样。前者后者,皆累累事实,屡屡应验,只是有人健忘而已。何况,南北“鬼城”,也已不少。市长的“保证”,充其量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膨胀的雄心,能否扳得过市场的“手腕”?
“按规划,2020年左右延安市中心城区人口将达80万人左右,比现有人口增加约30万人”。请问,这个规划,经过独立专家组论证了没有?7年增加30万城市人口的根据是什么?有没有曾经实践检验过的可借鉴数学模型?其次,“加上居住在市区周边山上的10多万名住房困难群众也将搬迁至新区”,这个经过论证没有?新区住房价格将会多高?这10多万名住房困难群众的购买力怎样?再次,建设资金哪里来?新区管委会介绍,目前完成投资27亿元左右,其中市财政投入5000万元,其他主要由参建企业先行投资建设。请问5000万财政投入撬动27亿元投资,是不是市政府欠着参建企业的钱,参建企业欠着施工企业的钱,施工企业欠着施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钱?最后等着农民工讨薪,继而“维稳”?
更为重要的是,“上山建新城”面临“地质条件差、安全难保证”的头号难题。这些地方暴雨滑坡曾使大量房屋垮塌。建设中有三项技术风险:黄土的湿陷性问题;岩土工程填方区对建筑物的承载问题;填方区的长期稳定性问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说,这三个问题延安方面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给予解决。这样的表述有点含糊其辞,需要向延安人民全部公开,以便充分讨论。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政者应是如履薄冰。作为国内首个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大规模岩土工程项目,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可靠技术。否则,无论是烂尾工程,还是夺命工程,都不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所“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
文/柏文学
来源:红网
作者:柏文学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