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标识谨防庸俗化创意

来源:红网 作者:宋潇 编辑:田德政 2016-07-26 00:13:09
时刻新闻
—分享—

  日前,常州有一间厕所被许多人津津乐道,与传统厕所相比,这间厕所的男女标志分别被汉字“凸”(tū)和“凹”(āo)代替,因此一些人戏称其为“史上最污厕所”,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将“汉字第一次世界通用”。厕所建成三四年来,多方声音一直存在,有人支持,有人反对。(7月25日《现代快报》)

  “多一分则无耻,少一分则无趣。”这大概就是现代社会对于艺术与色情的边界限定,关于公共秩序和文明良俗的争议由来已久,但是却并没有定论。放之于如今的公厕“凸”“凹”事例来看,到底是太“污”还是真的有利于汉字传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站在理性开化的角度,自然可以认为厕所标志用“凸”“凹”代替是在创作艺术;若站在感性的角度,细微到每个人而言,并不是每个人都懂艺术,出于保守的考虑,公共场所标志更需要尊重大众审美观。艺术有边界,人性也有限区,无论是用何种形象化图标,厕所标志都需要有一个认知限区,仅仅是为了说明男女有别,就只需要简单明了就好,若是要与创意相结合,既需要妙趣横生,也需要有被人熟知认可的共性和一目了然。

  无独有偶,这类标识不仅是在公共厕所有所体现,在人们熟知的地铁站口、店铺牌匾、企业横幅上都有此类标识的“创意”展示。例如,在优衣库的门口,有时就会有写着“试衣间仅限一人进”的一块牌子出现,在其他地方,可能这块牌子不值得注意,可在优衣库门口,确实让人浮想联翩。同理,在厕所运用“凸”和“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男女生理器官,虽然这只是存在于思想层面,但是在公共场所将性器官作为形象化标识,这本身就是对社会功能的刻意曲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烟斗、高跟鞋、帽子、发型等抽象艺术图案,以及有“听雨轩”“听涛阁”“官人”“娘子”等让人费解的文字来代替厕所标识。正如在一千个读者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这样的标识,在年轻人群体中可能并不会过分在意,但在一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人眼中,可能却满是质疑。不口否认,商家确实可以从多元性的角度出发,将创意与传统标识相结合,然而艺术创作行为应在现有的认知框架内,讲究公序良俗,否则就有被“低俗化”的风险。

  一方面,“污”正在成为一种年轻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污”也正在成为人们追求新鲜,纾解焦虑的情绪宣泄口。将公共场所的标识作为“创意天堂”,本质上存在滥用文字的嫌疑,个性化的标志小范围使用是可以的,但要拓展到更大范围,显然会引起误读。此次常州的“凸”“凹”厕所,就不足以成为一种个性的语言景观,反而会成为对语言的滥用和暴力。

  就此而言,公共场所的标识,应该遵循世界各国通行的人文规则,发挥创意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但适当考虑添加一些辅助说明,在“凸”“凹”等文字上方,增加一个烟斗或者一个高跟鞋,也许会更加一目了然,人们走错厕所的几率也会小很多。这样不缺乏个性的同时,又会避免误会,才是公共场所标识服务大众的应有之义。

  宋潇/文

来源:红网

作者:宋潇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7/26/404362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