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镇化=大城市化=高楼大厦?

来源:红网 作者:谭浩俊 编辑:夏熊飞 2017-02-08 00:02:47
时刻新闻
—分享—

  国务院近日印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纲要》指出,当前,城镇化重速度轻质量问题严重。2000—2015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了约113%,远高于同期城镇人口59%的增幅。部分城市承载能力减弱,水土资源和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

  所谓城镇化,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都演变成了城市化,亦即各地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把各种资源都集中到有限的几个城市之中,把城市框架拉得越来越大,道路修得越来越宽,办公大楼、高档商品房等也是到处都是,政府的负债则越背越重。相反,各种配套则严重滞后,导致各种隐患增多,譬如城市“看海”“拉链路”随处可见,空城鬼城现象严重等。

  也正是因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过度强调城市化、大城市化、拉大城市框架,因此,城镇的面积确实在不断扩大,城镇的人口却没有能够同步扩大。原因就在于,只有城市、没有城镇,只有框架越拉越大的“大城市”,没有更具承载能力的“小城镇”,农民就无法进城就业和生活。因此,也就直接造成了城镇面积扩大与人口增加不相协调的问题。

  不仅如此,多数地方在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面积的同时,没有注重产业配套、服务配套,没有把产业发展与城市扩大紧密结合起来,没有将城市配套服务与城市规模扩大协调推动,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进城的热情,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从表面看,一个个都框架很大、外部形象很吸引人,实际上,进入城市以后,各种矛盾就会迅速暴露。久而久之,城市的吸引力也就越来越低,规模扩大与人口增加的矛盾也就会越来越突出。

  也正因为如此,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避免走前一阶段城市化的老路,不为城镇化而城镇化,而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城镇建设、尤其是小城镇建设,不过度追求规模,而更加注重产业、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完善,让进入城镇的居民不仅能够较好地就业,也能有较高的生活品质。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的一分子。

  城镇化,绝不只是修几条马路、盖几幢楼房、建几个市民广场、搭几个花园那么简单,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不仅要能够吸引到人,还要能够留得住人,更要让留在城镇的人生活质量和品质不断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后的城镇化,就必须把人放在第一位,而不只看物。

  事实也是,只要能够吸引到人,并将人留下,慢慢地,城镇就会越建越好,人气也越来越旺。当年的深圳,就是最好的例证。今天的城镇化不一定都能达到深圳那样的水平,但是,至少应当在城镇化的思维方面,要向深圳学习,要能够把目标锁定在如何通过产业、配套、服务等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城镇,而不是来了就跑,或压根就不愿来。显然,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提人气、以人气促兴旺,是城镇化能否达到目的最重要方面。

  所以推进城镇化,必须把产业放在首位,把吸引各类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在此基础上,加快配套服务建设,提供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改善城镇的服务功能。要知道,对进入城市的居民来说,最急需的还是就业。只要有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农村居民进城的愿望还是很高的。当然,建什么样的产业,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决不能在产业发展方面再陷入拼资源、拼环境的怪圈之中,而是要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各地发展的实际,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大上,也不要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走,要充分地发挥好本地资源的作用。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最大的难度不是资源,而是观念,尤其是政府的观念。只要不把城镇化当作政府追求政绩的目标,而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那么,城镇化发展就不会再走偏,不会再走城市化的老路。

  文/谭浩俊

来源:红网

作者:谭浩俊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2/08/420670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