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父母受骗,儿女“良心”不会痛吗?

来源:红网 作者:杨爱 编辑:夏熊飞 2017-04-30 00:02:52
时刻新闻
—分享—

  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4月23日,公安部组织天津等地的公安机关打掉一编造“慈善富民总部”,怂恿中老年人到北京,以解冻民族资产为由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鸟巢在官网上发布澄清声明,北京警方微博辟谣,然而仍有人陆陆续续前往鸟巢。

  4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截至26日,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受害人前往鸟巢,国家体育场也因此关闭。尽管警方在现场对这些受骗者进行了劝返工作,一些受害者依然对这一骗局“深信不疑”,甚至要与劝说的家人断绝亲子关系,反目成仇。

  “扶贫善款,是中华五千来历朝历代老祖宗密存于海外48国的皇家资产!需要我们这些爱国人士把这笔巨额资产从存放的48个国家中拿回来,用老祖宗的这笔财产来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完成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犯罪团伙正是在微信群中打着这样一个口号,声称只要提供个人身份证、银行卡账号、开户行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就可获得高达百万的“扶贫善款”。这样一个年轻人一看就知道是骗局的谣言,为什么比我们年长,经历丰富的中老年人轻易就上当受骗了呢?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50后”“60后”加入微信朋友圈大军,有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微信用户占比近3%,如果按照微信7.6亿用户计算,这部分群体数量高达2000多万。不少年轻人感叹,自打父母加入朋友圈以来,每天都会被他们转发的各种文章刷屏:励志帖、养生之道、健康常识等,其中也不乏一些“毒鸡汤”和假新闻。曾经告诫儿女网络影响身体、学习的父母如今渐渐变成了“网瘾老人”。

  微信平台“把关人”缺位也是中老年人轻信谣言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认为群体信息传播过程需要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社会价值和真实性的消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通道。但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并不存在这样的“把关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朋友圈进行消息的发布,再加上朋友圈半封闭的形式,父母在朋友圈转发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身边熟人的转发传播,更加降低父母分辨真假的动力。

  再者,50,60年代出生的中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至少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相对较低,这就使得中老年人面对诸如以爱国、复兴中华为由的谣言时难辨真假,无法像年轻人一样迅速地了解瞬息万变的时代,瞬息万变的讯息。

  但他们也逐渐意识到社会发展之快,逐渐地学着接受新的事物,新的变化。这一过程需要理解和学习,有的人接受慢,有的人接受快,但再快能快得过我们这些生活在高科技之下的年轻儿女?儿女接受信息、辨别真假的能力要高于父母,为什么父母还能轻易就信了谣言?终其原因还是儿女们的不作为。

  每每看到父母在朋友圈转发各种不知真伪的“养生”“保健”,以“紧急通知”“震惊”“太可怕了”“不转不是中国人”等等为标题且子虚乌有的文章时,儿女们往往不以为然,甚至还要调侃一番。但当网络谣言让四海八方互不相识的中老年人因为一句话聚在一起,不信任警察,甚至因为谣言要断绝亲子关系时,早已默默屏蔽父母的儿女们,你们还笑得出来吗?

  父母轻信谣言受骗,难道儿女们就不应当承担责任吗?我们总爱打着忙于学习工作生活的旗号躲避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将他们带入网络美其名曰交流,尔后又弃之不顾,现在父母轻信谣言受骗,难道儿女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文/杨爱

来源:红网

作者:杨爱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4/30/428050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