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变相“重点班”凸显教育公平的缺失

来源:红网 作者:林春 编辑:夏熊飞 2018-01-24 00:04:59
时刻新闻
—分享—

  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在保障学生平等权益方面明确规定要实行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但现实中,以实验班和普通班、尖子班和基础班等方式变相区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情况依然存在。(1月23日 《中国青年报》)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者身边的初中学校有“实验班”“尖子班”等变相重点班。数据显示,我们身边的变相“重点班”所占比例较大,值得重视。的确,对很多家长来说,进入变相“重点班”,也就相当于孩子离名校又近了一步,因为在家长眼中,变相“重点班”就是进入名校的阶梯,家长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子女进入变相“重点班”,尽管里面压力很大,可是家长们却乐此不疲,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别人,导致以后迥然不同的命运。

  其实所谓的变相“重点班”之所以让家长“眼红”,只因为这种班级拥有比其余班级更加雄厚的师资力量,本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定,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可是教师有教龄和经验的区别,有水平高低的比较,而这些评判标准多来自成绩这把“尺子”。当老师被分为三六九等,学校为了获得较高的升学率,加上一些家长对分班的要求,学校便将班级分出了等级,这样显然是有悖于相关政策,这对一些教师也是不公平的。众所周知,一些教师学富五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能力,却没对学生进行施压,可能学生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从长远看,这样的方式对学生有利,可是这样的教师不会得到学校、家长的认同。

  此外,这样的分班也不是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同。在调查中,47.7%的受访者不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划分重点班,27.2%的受访者支持,25.1%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其实并不认同变相“重点班”,进去压力大,没进去,对学生心理也会造成影响。

  我们也不妨思考下,所谓的“好学生”配对“好老师”,这样的划分明显过于草率,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毕竟教育是一个复杂丰富的生命历练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减乘除法。当然,教育不均衡分布的情况各地都有,但是政府、教育局、人社局等部门应该不断刺激教师队伍的积极性,打破一些地方不公平的教育现象,特别是针对一些相对偏远的县城,要千方百计保障这些地方教育的公平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义务教育阶段也需要因材施教,只按成绩分班是有问题的,按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来分班,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所以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学校、教师都不能以形成变相“重点班”为荣,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好、潜能、兴趣等,尊重学生成长发展的多样性。家长也要消除以进入变相“重点班”为荣的观念,不能助长这种风气。

  文/林春

来源:红网

作者:林春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1/24/453790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