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平均主义式”扶贫也是不作为

来源:红网 作者:刘明月 编辑:王俞 2018-03-26 23:11:57
时刻新闻
—分享—

  在中部一个深度贫困县采访,县里干部抱怨,省里分配光伏扶贫指标,每个深度贫困县平均分,虽然都是深度贫困,但各自情况不同,排排坐,分果果,看似公平,实则不公。他们说,论资源,县里光照足,荒山荒地多,最适宜光伏产业;论现状,他们县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扶贫资源更应该有所倾斜。(3月25日《人民日报》)

  在扶贫的过程中,那些盆景式扶贫、数据式扶贫、形式主义扶贫等是备受诟病的扶贫不作为“典型”。“平均主义式”扶贫看起来是选择了一种“雨露均沾”的方式来扶贫,能够避免产生矛盾,却不知这样的扶贫方式不仅仅是一种不作为,还会产生更严重的矛盾。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关键在精准,成败在精准。但是“平均主义式”扶贫却与“精准”的要义背道而驰,成为了“大锅饭”,这样的扶贫只是看起来比较好,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问题。

  “平均主义式”扶贫让政策缺乏了“力度”。政策对于贫困地区是要求具体到人、具体到户,通过政策的扶持让贫困群众能够摆脱贫困,不仅仅自己能够脱贫,还能够引导更多的人脱贫,这才是“精准”有力的表现。

  “平均主义式”扶贫让群众缺乏了“干劲”。扶贫不能只是上面用力,更需要的是政策、资源和群众一起发力,才能够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主动摆脱贫困,而“平均主义式”扶贫就容易让一些人滋生“等靠要”实现,没有了要主动摆脱贫困的冲劲和干劲。

  “平均主义式”扶贫让干部缺乏了“创新”。扶贫干部作为扶贫工作的“头雁”,不能怕也不能逃,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创新,“平均主义式”扶贫只会让干部按部就班,不会为了更好地摆脱贫困想办法、创造条件,自然不能真正地实现脱贫。

  坚持精准扶贫,就是需要从摸底、施策都要有“含金量”,才能激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引导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不让全面小康的路在“平均主义式”扶贫上产生梗阻,这才是真扶贫。

  文/刘明月

来源:红网

作者:刘明月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3/26/458764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