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让标题党毁了名家之作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张瑜 实习生 程昱媛 2018-07-13 22:23:33
时刻新闻
—分享—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遇见你,遇见不变的纯真》……看着这一个个书名,如果你觉得它们是泛滥的“鸡汤文”,那就错了,上述种种,都是如假包换的名家之作,基本为选集或合集,作者署名是汪曾祺、丰子恺、萧红等大家……这些书名,都是怎么了?(中国新闻网7月13日)

  有句话叫:“题好一半文。”在读题时代,用好听的书名吸引读者关注,进而增加销量,本无可厚非。可出版社拟定书名时,不说一定要超越原作者的定题底蕴,至少也要贴切原作者的行文风格。用鸡汤式的文风拟题,多多少少都有为了销量而“自贬身价”之嫌。

  以萧红为例,她的作品从《弃儿》《生死场》到《马伯乐》《呼兰河传》,书名文题皆具那个时代特有的“冷峻感”。而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反映的正是她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特色文风。“遇见你,遇见不变的纯真”则是描写单一情感的表达形式,恐怕无法概括“萧红体”的复杂感。正所谓“题如文眼”。若是读者以题入文,难免会产生“题不配文”的阅读体验。名家之作被挂上鸡汤式书名,不正是我们当前所鄙夷的“标题党”行为吗?

  不可否认,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欣赏近代名著的读者并不太多,用一点“土味鸡汤式”标题吸引读者购买,似乎也能促进名著的传播。可时代之作必有其经典之处,试想十年二十年以后,我们还会记得《生死场》《小城三月》,可又有多少人还记得《遇见你,遇见不变的纯真》?用鸡汤式标题,的确能吸引一部分喜欢此文风的读者,但也会错失另一部分“反鸡汤”的读者。“鸡汤文体”在当前社会,已逐渐失去流行地位,用此类标题是不顾长远利益的表现。

  然而,最可怕的不是名家之作被冠上鸡汤式标题,而是名家之文被“鸡汤式编辑”。以汪曾祺的《一定要,爱着点什么》为例,全书分为四个章节——“只记花开不记年”“我爱这暂时的永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美丽总是使人哀愁的”。鸡汤式的章节题目与章节内容严重脱轨,亦不难猜想题目是为了吸引读者而作。恐怕有部分未认识汪曾祺先生的读者,在接触此书之时,便会种下“鸡汤文作者”的第一印象,这对名著的传播和学习来说,绝非好事。

  时代在进步,文学也在进步,今日无好题,不代表明日无好文。今天的每一本书都有传播知识的责任,不要因为一时的局促而盲目适应标题党大流。诚然,用《汪曾祺文集》《萧红文集》《丰子恺作品集》等当作书名较为死板,可书名的拟定若不能表达作者情感,也毋忘“宁缺毋滥”。

  文/严奇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张瑜 实习生 程昱媛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7/13/467879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