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孩子的“迟到证明”也是一纸“优质教案”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田德政 2018-11-05 19:00:0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河北省沧州市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在上学路上捡到6元钱,她在父亲的陪伴下把钱交给了执勤交警。考虑到孩子可能因此上学迟到,当事交警给孩子写了一份“证明”说明情况。面对孩子的这份纯真,家长、交警、老师选择了高度赞扬和小心呵护。(11月5日《北京青年报》)

  也许,从“收益与成本”的角度考量,“缴纳6元钱”与“寻警察证明”相比,后者往往比前者更“贵”一些。可当这“6元钱”涉及孩子的童真与善心时,支出再多的行政成本也是值得的。而一纸“迟到证明”,何尝不是一次对社会的“良善教育”?

  古人云:“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亦是初心,初心为善,最需要呵护。面对孩子不顾迟到处罚的善心,若是家长、交警、老师当中,有一方表现出懈怠,都会刺痛孩子稚嫩的心灵。可以说,周围人的悉心呵护,既成全了孩子助人为乐的美好,又成全了大人们关爱下一代的心情,善意的氛围也就在无形中得以扩散。

  值得思考的是,假设故事的“主角”换做一位赶着上班的“大人”,试问他会抽空找交警吗?而交警会开具证明吗?到最后老板又会接受证明吗?儿歌《一分钱》我们耳熟能详,可不知何时开始,善行的标准因年龄增长,出现了分化。从善之前,先衡量值不值得,应不应该,这本身就为“善”打了折扣。一封“迟到证明”值得我们反思。

  日前,一则“作为老师,你听说过的最好的迟到理由是什么?”的话题,成为了热搜。话题文章中,一位身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在迟到前,遇到了一起枪击案。前一刻留学生还在救助受枪击的受害者,后一刻则迅速赶到了学校,向老师道歉。也许,话题中不少人关注的是中国人的勤奋好学,可笔者眼中关注的则是中国人的向善之心。

  诚然,“6块钱”与“枪击案”无法作出价值比较,可都能反映出“善行”与“迟到”间的优先选项。学校担心学生迟到,是怕耽误学习,而善意的表达也是一种学习过程。若是孩子能从善行中汲取成长价值,社会就当以全力帮助他们。“迟到证明”传递,亦是社会责任的传递。

  当然,孩子“捡钱交钱”也并不是“迟到证明”的充分条件。毕竟,若此例成为“常态”,也容易滋生“人人效仿”的祸端。可是,面对教育,细心和精准和诱导依旧是有必要的,如何把握标准,防止不良倾向的出现,也需要所有人反复思考。

  文/严奇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11/05/476699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