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5月6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个指出,要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形成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会上有关专家认为,国家应制定预算公开的文本格式和标准,进一步细化支出帐目,对预算的监督问责。
但是,在不少地方、部门、单位出现的问题是,预算公开或“内容粗枝大叶”,民众看之,如坠五里云雾之中;或“项目数额巨大”,支出表述模糊,且与日常工作内容重复;或三公预算“藏头露尾”,自己看不清,别人看不懂,纯属一本“糊涂账”;或在“其他支出”中大做文章,暗藏玄机……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的预算公布,确乃“积极响应”了中央号召,但糊弄了上级,迷惑了民众,让人不得不怀疑如此公布的“用意”。
如果真心诚意按上级要求办事,不心存“它意”,就应该“项目齐全、表述明确”地公布预算,特别是“三公预算”,以有利于民众的监督,如此粗枝大叶、遮遮掩掩、藏头露尾地“公布”,恐很难说“心中无鬼”。如果做得到“行得正、走得直”,何怕民众看得清?何惧民众的监督?像这样对上对下皆不坦诚的行为,虽说能为后来的违规找到“说辞”,但也会为以后的违纪埋下“祸根”,因为,缺乏了民众的监督,稍不留神,就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如果我们有关部门能真正做到“执政为公”“为政于民”,就会把“为公”“为民”当做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因为是责任,就会心中“无私”,为国为民而想;因为是责任,就会心中“无鬼”,为国为民而做。如把责任装实于心,即使没有预算公布统一的“格式标准”,自己也会想出一个使民众看得清、读得懂的“格式标准”来;如果别无他想,也不会将“受到舆论积极评价”的“三公预算”在网上公布了又拆下来,用“简版”替代。
公布“三公预算”,检验着部门的坦诚,考验着为政的良心。如若对上对下坦诚,如若为政正直无“歪心”,如若敢于、乐于接受民众的监督,预算公布何惧别人看清?
文/蒋延彬
来源:红网
作者:蒋延彬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