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这次求助省委书记,下回呢?

来源:红网 作者:王垚烽 编辑:司马清 2013-12-29 00:10:07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刚过去的这个圣诞节,28岁的“农二代”亮亮在病床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圣诞节”这个词的含义。26天前,身患严重肺结核、卧病在床的亮亮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发帖,向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求助,“我不想死,救救我吧”。没想到,很快有了回应。此后,7800元救助金、5000元大病救助金、低保、合作医疗等援助接连不断涌到他手里。(12月27日《河南商报》)
  
  父母早亡、外出打工时又患上肺结核,28岁的“农二代”亮亮无疑是不幸的;但与此同时,相比千千万万同样挣扎在死亡边缘的人们来说,他又是幸运的。一则写给省委书记的网帖所带来的改变——救助金、低保、合作医疗,为他重新点燃了希望。尽管报道中没有提到,这些援助是否是郭庚茂书记直接指示的,但显然与他有关。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追问:为什么这些本该属于亮亮的社会保障之前全部缺位,是他自己不懂没去申请,还是因为相关部门工作颟顸?类似亮亮这种情况的人还有多少?
  
  从熊德明找总理讨薪到亮亮发帖向省委书记求助,这些年,似乎有越来越多身处绝境、遭遇不幸的群众,开始尝试以各种各样另类、极端甚至哗众取宠的方式讲述苦难、吸引关注,以求得到社会、政府的帮助。尽管这些“始作俑者”中有一些能够心愿遂得,有一个较为美好的结局,但也应该看到,更多类似处境的人却依然被遗忘,依然在苦苦挣扎,有些甚至真的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在企盼中死去”。
  
  对此,有一种观点倾向于批评底层百姓的“青天情结”,以及“信访不信法”的行为,甚至被国人看做“自己人”的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据说也曾评价中国人“能通过关系办的事,绝不通过正当途径解决”。平心而论,这些指责并非全无道理,但问题是,这种“信访不信法”的心理与“青天情结”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如果我们的社会保障能够涵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人们能够通过制度内的渠道与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谁还会愿意冒着风险自残、上访、跪青天?毕竟,省委书记就算浑身是铁,又能碾多少钉儿?
  
  更何况,类似给书记写信、找总理讨薪的做法,也是需要相当“技术含量”的,而且成功概率非常低,其“边际效应”又消退地非常快。同样的手法,往往第一遍管用,到第二遍、第三遍人们就会产生普遍的“审丑疲劳”,因而也就很难再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想想看,熊德明之后,我们还能记住哪个“讨薪名人”,张海超之后,“开胸验肺”似乎也没有那么管用了。但由于类似的需求还在,这就逼着人们不得不采取更决绝、更极端的方式,否则,很有可能“在沉默中灭亡”。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因亮亮如今的“幸运”而高兴,相反,倒是有必要以一种质疑、批判的眼光来打量那些“迟来的援助”,并问上一句:“早干嘛去了?”
  
  文/王垚烽

来源:红网

作者:王垚烽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2/29/323771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