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银行、电信运营商还是航空公司的贵宾厅,都对进入其中的乘客设置了门槛,而这一门槛是以其作为客户的消费额为依据的。换句话说,享受贵宾厅的服务,表面上看是一种“特权”,甚至很多服务都是免费的,而在实际上,这些服务都是消费者付过费的,即所谓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既然直接或间接地花了钱,那么,这些公司相应的客户享受贵宾服务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了。而且,在吸引客户消费的过程中,很多公司大都曾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如合同、协议或广告宣传的形式,对客户作出过相应的承诺。客户维持自己年消费在某个客户以上,是在践行当初的承诺,而这些公司提供相应的贵宾服务,也是在践行当初的承诺。反过来讲,在合同期内或服务期内取消贵宾服务,也就等于单方面毁约。
诚然,提供贵宾厅服务的银行、电信运营商、航空公司等,大都是国有企业,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它们首先是市场主体。作为市场主体,最重要的无疑就是恪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合法经营,依合同办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刀切”式的在某个日期之前要求这些市场主体关闭所有贵宾厅的做法,显然不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
至于“业内人士”所分析的关闭贵宾厅能够节约多少营销费用云云,如果单从营销费用支出的角度来看,似乎颇有道理,但是,营销对应的是客户的增减,营销费用对应的则是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减,削减营销费用的同时会不会也会减少销售收入和利润,就不得而知了。
而另一个观点,即停止贵宾服务是为“防止官员奢靡之风”,则更是无稽之谈。虽然常有腐败官员享受贵宾服务,但腐败与贵宾服务显然不能划等号——因为既不是腐败导致了贵宾服务,也不是贵宾服务导致了腐败。而且,如果管不住官员的奢靡之风,即使取消了机场的贵宾厅,官员们照样可以找到其他途径去奢靡;如果管住了官员的奢靡之风,即使到处都是贵宾厅,官员们又怎敢进去奢靡?
机场贵宾厅是否关闭,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如果其大而无当,不仅不能给相关公司带来利润,这些贵宾厅自然而然地就会被相关公司主动关停;如果其对相关公司的销售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生命力自然会很顽强。但这一切,都应该交给市场,政府要做的,是为市场服好务,同时通过相应的制度管好自己的官员。
文/张楠之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