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自媒体时代,尤其如此。恐怕没哪个单位愿意家丑外扬的。但是,像凤阳县委宣传部的吴部长以“敏感”为说辞,“不管是从好的方面还是从坏的方面,都不希望媒体对凤阳县政府大楼进行采访报道”,着实让人感到困惑。
困惑一,当初,中央媒体颂扬凤阳县政府艰苦奋斗的精神却一直没有丢失,专注听民声、踏实做民生,把开源节流省下来的钱“大手大脚”地用在民生工程上,解决群众“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等民生问题。当时办公楼已经动工,县委宣传部为何不对中央媒体做适时的提醒和实事求是的反映?隐瞒新大楼在建的事实,凤阳县的有关官员是不是有些沽名钓誉?
困惑二,新闻报道以事实为依据,讲究的是客观公正。根本不存在“从好的方面还是从坏的方面”进行报道一说。即便是舆论监督也不是“从坏的方面”进行报道,其出发点,还是希望被报道的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不少官员总认为,新闻报道只能唱赞歌,一旦曝光负面新闻就是对党和政府抹黑,就不是弘扬正能量。虽然凤阳县委宣传部吴守连部长说的比较含蓄,但还是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凤阳县处在非常“敏感”时期,那么,“敏感点”究竟在哪里呢?这不正是媒体记者感兴趣的吗?为何不能对记者说说清楚呢?
自媒体时代,新闻自由度空前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某些政府官员彻底摒弃模式化、套路化的僵化思维,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声,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赢得公众支持。如果遇到质疑,少数官员总是装聋作哑,甚至想“捂盖子”,恐怕于事无补。既然凤阳县的政府大楼已经投入使用了,不妨让记者进去参观参观,只要领导干部的办公室面积不超标,装修不奢华,有什么好“敏感”的呢?
文/张卫斌
来源:红网
作者:张卫斌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