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大学生的前几个月薪酬入不敷出,以至于还要向父母“金元告急”,这本身并非一种倒挂现象。毕竟大学生进入用人单位之后,往往面临着半年左右的试用期,而这时期的工资大都是六到八成左右,有些甚至没有。薪酬源头的捉襟见肘,是导致大学生们不得不“啃老”的原因之一。
现行的校园知识教育,一般来说很难无缝对接于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这是试用期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有相当数量大学生走出校园,开始了自己的社会实践。但这个节点的置前,恐怕还有待商榷。在德国的机械制造类的高校生,大学期间处于工厂实践的时段平均在一半左右。这样,在同一年龄段走出校门,就已经拉开了人生起跑线的长短。
用德国制造机械的例子或许有点水土不服。因为在国内大学生就业的热词中,金融、证券以及国有企业才是被趋之若鹜的,而制造机械类的就业市场,往往是被定义为高职生的领域。而金融、证券等光鲜岗位,以及国企管理等高光段位,都是需要实战经验和履职经历作为积累。这其中的成材率和淘汰率造就大量炮灰式的“分母”。
这样的现象,早已成了追问,并上溯到对教育改革的倒逼。但在现阶段,大学毕业生的重点已经放在和社会的磨合过渡。在年轻没有失败的口号中,大学毕业生依然对金字塔般的金领职业心向往之。
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大都抱着一颗平常心。去年号称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就被今年720多万的毕业生数量刷新。而“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期望待遇跌至近4年最低点,期望月薪平均3680元。在坊间传出90后毕业生的收入还不够买半台苹果手机的时候,是更多的大学生已经在校准自己投向职场的准心。在他们看来,成长这才刚刚开始。
再说“啃老”,这是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可避免的现象,也不是入职大学生的娇嗔专利。他们对于职场的耐受度,往往高于民众对他们的普遍期待。如今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切的重大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做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很多企事业单位也有这样方面的考核。可能在某些民营企业方面,对于公积金、社会保险等短板还有待补齐。把公平就业环境做好,那剩下的就是“天高任鸟飞”了。
文/谢伟锋
来源:红网
作者:谢伟锋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