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汶川抗震时勇救7名同学的“小英雄”雷楚年涉诈骗被抓获。据悉,雷楚年被成都一所重点高中免试录取,却经常逃课打牌,月花销万元以上。由于“名声在外”,雷楚军吹嘘有“关系”,以帮人当空姐、进重点中学、买驾照等为名诈骗包括女友在内的21人共46万元。(11月3日《成都商报》)
6年前的“抗震小英雄”,在6年之后因涉嫌诈骗被捕,这样的故事情节和前段时间发生的“中国好人”何涛涉嫌买卖国家证件几乎雷同,简单是一出“黑色幽默”。除了欺诈行为外,关于雷楚年,一些他的斑班劣迹也被扒了出来,比如,逃课打牌、月花销上万、泡吧一次花数千……这早已不是什么英雄,简直与纨绔子弟无异。
那些在媒体上曾经风光无限好的榜样,突然之间就掉下了神坛成为了芸芸众生甚至是违法犯罪者,不免让人唏嘘不已。对于榜样的走样,有人质疑其人品是不是被媒体夸大宣传了,有人质疑是过早的成名害了这个本来普通的孩子,但笔者认为,面对榜样频频走样甚至是违法犯罪的故事,我们最需要反思的是当下社会流行的一种英模宣传套路:将一个人“脸谱化”。
笔者认为,当下的报道与宣传思维,为了传播所谓的正能量,无限拔高某一个人的事迹,并将之树立成为道德的楷模,而且,不顾道德本身的成长与变化规律,不考虑个体的复杂性格和基本的人性,很容易把一些仅仅是一张白纸的孩子宣传过度。让这些孩子过早的承担起功、名、利、禄的诱惑。而事实上,真正的道德培养,有很自然的规律。片面夸大某一个人的道德,这样的故事既不可信,也容易让曾经的正能量无法收场。出现这样的违法犯罪之事,则会让满满的正能量出现开闸泄洪的景象,所谓的正能量也是一泄千里。
正能量必须契合于最基本的事实,也必须契合于当下社会对于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一是,雷楚年救人与否,这事似乎在网络上还存有一些争议,和另外一位“抗震小英雄”一样,有大量网友包括当地的居民都不认可一位14岁或9岁的小孩可以救出成年人的故事;二是,在宣传雷楚年之事迹时,有一些起码的道德表现要先考察清楚,比如,雷楚年在学校的表现是如何的,他是不是传说中的“品学兼优”及“三好学生”,是不是没有道德瑕疵,是不是完全配得上一个伟大而光荣的称号——抗震英雄?
道德本就是多元的,人的性格也是多面的。因此,关于雷楚年,或许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兼勇敢与贪玩、救人与欺诈于一体的普通个体,只不过我们的媒体在报道时选择性报道了他的正面,而忽略了他的另外一面。除此之外,无论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英雄人物,性格应该都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相关报道和宣传,甚至是写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那些“脸谱化”的人物,也应该被基本的人性检验一下了。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情感复杂、性格复杂,更何况那些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这是必须要尊重的现实。而且,站在孩子的成长角度而言,不夸大、不拔高某个人的道德,不打扰这些孩子的上学之路,让他们安安静静地走完自己的教育历程,才是对这些孩子的尊重。
固然,当下社会可谓道德滑坡日益严重,社会亟需正能量的雨露,然而,真正的真能量,对绝大数百姓或许并不遥远,也并不难企及,即只需要做到:不违法,不犯法,安分守己,还要具有一些公民精神、质疑精神。如果相关报道硬要把一些不全面的个体报道成满满正能量的英雄和楷模,恐怕像雷楚年、何涛这样无法收场的“一秒种变负能量”的悲催故事还将大量存在。
文/王传涛
来源:红网
作者:王传涛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