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上海豫园旅游商城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关于停办“2015年豫园灯会”的公告。公告表示豫园商城现已呈现大客流状态,出于安全和管理等综合因素考虑,决定停止举办2015年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松江方塔园元宵灯会也将取消,加上之前古猗园取消了元宵灯会,上海三大新年灯会全部取消。(1月11日中国广播网)
笔者注意到,黄浦区副区长吴成1月8日表示,对于取消举办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的情况要扩大告知面,同时安保措施不能弱、消防安全要到位。显然,官方对豫园灯会在市民心中所处的位置与分量,以及停办决定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早有心理预期估判的。而很多市民表示不理解,认为取消豫园灯会就没有了年味,实在太可惜了,这也进一步说明年味正是在政府的懒政思维中消失的。
豫园灯会是新春期间上海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项活动,是代表与展示上海人文传统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豫园灯会占地5.3公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灯会在具有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风格的豫园商城举行,全称是“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灯组全部由制灯艺人手工扎制而成,华丽花哨,维妙维肖,加上美轮美奂的故事场景和丰富多彩的主题创意,受到游人的交口称赞,堪称“全上海最有年味的地方”。
据新民晚报报道,截至去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园灯会已经举办了20年。过年到豫园看灯会、走一走九曲桥已经成为不少上海人的一种习惯。一份数据显示,2013年的豫园灯会继续刷新历史纪录,春节长假7天和元宵封城3天的赏灯客流,分别突破300万人次和150万人次,成为华东地区新春佳节人流最大的地方。
其实,不用亲临现场,人们足以想象得到每年豫园灯会期间,游人齐聚豫园九曲桥附近,整个豫园灯会好看,人更热闹,诚可谓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人山人海,“想挤进去就怕钻出不来”。人多热闹,自然就会衍生出安全问题,政府考虑到游人安危,正是对市民负责的表现,心意是好的。但不能因为出现了外滩踩踏事件就因噎废食、矫枉过正,毕竟灯会已成为市民春节文化和过年习惯的一部分了,“一刀切”式取消太过武断,这是典型的懒政思维,很不可取。
市民对灯会抱以较大的喜爱与渴望,他们对取消豫园灯会感到很遗憾。微信听众“静谧天空”表示:没必要取消,加强安全管理,有效疏通人群就好。管理部门不应该逃避,要勇敢面对;微信听众“细雨幽兰”认为:安全固然重要,但是这种因噎废食也是应该调整一下吧。老百姓还是喜欢看的,比如说我特别向往豫园的灯会,我的同学告诉我相当漂亮、相当美啊;微信听众“晓说”认为,不能一有问题就取消,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如果上海今年真的取消三大灯会,那真是太可惜了,不能只是因为上海外滩发生了踩踏事故,所以就取消。
网民的说法不无道理。豫园灯会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应当大力传承和保护,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现如今,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已经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多洋节广倍受国人推崇、喜爱,甚至是到了颠狂的地步,而我国传统文化节日反而越来越受到冷淡,人们越来越感叹“没有年味了”,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春节文化传承不受重视,工作断档,导致许多优秀年节文化濒临失传,让人觉得过年与平时没啥两样,进而转向对洋节、洋文化的喜爱与崇拜,这是一种悲哀。
事故猛于虎,责任大于天。早在两千年之前,孔老夫子就告诉为政者要勤勉,走在百姓前面,恪守职责,不要懈怠。现代管理,强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剖析任何事故,其中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疏于尽职,责任不落实是重要的祸根。如今,“懒政思维”作为存在于行政行为中的一种懒惰习性,依旧是打造责任政府的最大障碍,并且这种思维引起的工作散漫、管理懈怠、治理方式简单粗暴和事故频发,常常让百姓埋单。
事实上,确保豫园灯会安全并不难,也没有多大的技术难题。“只不过就是说政府加大点调节力度、疏散一下人群,控制一下流量”,就连老百姓都知道怎样才能管控好现场秩序,政府官员更应心知肚明,只是他们思想上不愿意担当责任与风险罢了。只要政府官员积极主动作为,创新管理方式,变“懒政”为“勤政”,化“禁止”为“疏导”,细化灯会安保的系统工程,将责任落实到位,让市民在品味豫园灯会浓郁的年味中,度过幸福快乐祥和的2015年春节完全可以做到。是此,上海三大新年灯会可以不取消。
文/徐云鹏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