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人大代表存在结构严重失衡,身份失真等问题,真正来自基层的农民和工人的代表少。有的企业负责人占了一半以上的数量。”全国人大代表、中组部副部长王尔乘在北京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直言,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一些地方党组织没有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对代表的选举工作重视不够,相关的工作部门存在失职行为。(3月11日人民网)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参政议政、共商国事的平台,按理说应该是各种声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然而,在每天的媒体报道中,却充满了企业家、明星、官员代表的“阳春白雪”,很少能听到平民代表的声音。诚然,听不到来自基层的声音,固然有媒体报道视角的问题。但真正农民、工人出身的委员,比例相对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基层代表名额相对不足是个老问题。近些年,相关部门也一直在采取措施,切实增加来自基层的名额。比如,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原则,增加来自农村的代表数量;切实增加工人、农民工代表的比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中,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01名,占代表总数的13.42%,比十一届提高了5.18个百分点。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中央一再强调代表基层导向的同时,一些地方却打起了“擦边球”。让企业家、明星以工人、农民身份当选,导致部分地区基层代表名额被企业家占了一半以上。这也导致,基层代表的账面数量在增加,但真实数量却在萎靡;部分农民代表没有提交农村题材的议案,反而大谈给企业减税、文艺反腐、简政放权。
3月10日,新科中国首富李河君的一场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指出,他的发言中提到的,薄膜电池与移动能源有为自己公司做广告的嫌疑。可能李河君的发言只是无心之失,但这也说明一个问题,代表们一定会在潜意识中,为自己的阶层代言。因此,基层代表“被代表”,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来自企业家、明星、官员的声音,而让真正来自基层的声音沉默。最终干扰政府的判断,影响政府的施政,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打捞基层的声音,需先挤掉代表的“水分”。明年地方人大换届工作将陆续展开,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做到“打铁自身硬”,不能把人大代表当成荣誉性安排,为某些人量身定做代表资格。另一方面,组织、纪检、人大等部门要周密组织、严守程序、严格监督,决不让拉票贿选、篡改身份的代表闯关成功。唯有如此,才能让基层代表不再是“花瓶”,在两会上唱响基层“好声音”。
文/薛家明
来源:红网
作者:薛家明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