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召回缺陷校车只应是问题解决的起点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夏熊飞 2015-06-01 16:25:03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6月1日报道,中国重汽集团济南豪沃客车有限公司决定自5月29日起,召回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生产的全部12种车型黄河牌校车,共计561辆。此次召回的校车存在多种缺陷。
  
  在儿童节曝出校车质量重大缺陷的消息,颇具讽刺意味。更让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涉事企业此前一直否认校车存在质量问题。澎湃新闻网5月8日曾报道,湖南娄底双峰县、益阳赫山区和株洲茶陵区三地发现,有50多辆豪沃公司生产的黄河牌校车存在诸多问题,甚至达不到校车生产的国家强制标准。湖南省质监局为此向国家质检总局两次行文报告,请求启动缺陷调查。但豪沃公司否认客户和地方指控,反而将出现故障的原因归于驾驶习惯、路况不善。
  
  澎湃新闻网6月1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认定黄河牌校车存在缺陷并要求召回后,豪沃公司在描述车辆缺陷问题时又频繁使用“个例”、“个别”字样。对此,购买了黄河牌校车的湖南双峰县车主刘小年表示难以接受。
  
  严格意义上讲,此次被召回的黄河牌校车,出现的问题不宜描述为瑕疵,而是核心的设计和质量缺陷。“前端大鼻子”是校车的典型特征,为的就是抗撞,但多地车主购买的涉事校车,校车前保险杠却经常自行掉落,“还不如520胶水胶得结实”,这只能解释为涉事企业并不具备校车设计和质量管控能力。而涉事校车出现的前轮与制动软管干涉、方向机固定螺栓松动等其他问题,也非个例存在,这足以证明,问题并非出于产品生产全流程中的一时把关不严(否则只会出现个别残次品),而是产品生产全流程就有问题。
  
  豪沃公司2013年之前并不生产校车。2012年前后,校车变成了一门热门生意。在沿海许多地方,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让中小学和幼儿园就近入学变得十分困难,不少孩子跨街区上学,民校为了吸引生源,便推出校车服务。而在中西部的偏远山区,教育主管部门主推撤点并校,出现了大量的寄宿制中小学,学生通勤也需要乘车往返,校车变得十分必要。2012年3月,校车安全管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国务院发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按道理,像豪沃公司这样2013年、2012年之前并无校车生产经验和技术能力的企业,要上马校车生产,完全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成熟校车企业技术和生产体系等方式实现。但必须注意的是,在此基础上,企业还需要调试技术方案和生产流程,让生产部门和员工队伍摸索掌握必要的生产经验,并反复开展样品的质量监测,确保量产产品的质量水准不低于成熟校车企业的产品。这意味着,企业即便为了抓住校车推广的政策和市场机遇,也绝不应当罔顾质量。
  
  但涉事企业生产的黄河牌校车,却能堂而皇之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的验收,批准上市。且在黄河牌校车不断被曝出存在设计和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国家主管部门也没有尽到把关责任。这事实上放大了涉事校车的质量危害,也造成了购车地方、企业(学校)和车主的严重财产损失。非但如此,校车强制标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形同虚设,也让城乡居民对于孩子跨区就读及通勤的安全缺乏信心。
  
  涉事企业召回涉事批次的问题校车,只应成为事件解决的起点,而绝不能成为终点。时至今日,涉事企业仍然坚持将问题校车描述为个例、个别问题,目的就是为了将可能承担的赔偿责任和处罚风险降到最低——某种程度上,轻罚企业,也将避免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官员承担问责责任。因此必须警惕涉事企业跟主管部门合力推动事件定性的降格。
  
  笔者认为,应通过持续的追问,促使国家质检、工业与信息化、教育等主管部门严查涉事企业的校车生产资质、校车设计和质量管控能力,推动监察机关介入追查审批机关及经办官员在此事中的失职责任。只有这样,才会让校车企业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清除产品隐患,密切关注跟踪校车投放市场之后的使用情况,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才能迫使企业放弃将瑕疵、缺陷产品投放市场,让用户承担试错风险的如意算盘。也只有这样,审批机关才会珍视校车审批权力,严格负起责任。
  
  文/郑渝川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6/01/369568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