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正式入伏,今年来最大范围的高温便应景来袭。预计这几天,华北大部、黄淮、江淮西部、江汉、江南中西部、华南大部以及重庆、陕西关中等地有35~37℃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将达39~40℃。(7月13日中国新闻网)
又到了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因为炎热,在网络上,有网友在调侃“出门记得带上孜然”;有媒体在梳理着各地的高温补贴标准,希望劳动者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权益保障;在一些受高温侵袭的地方,政府部门也在及时发出高温预警,提醒市民注意避暑……可见,高温来袭,不仅是热了点,在高温下,对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社会的应急机制、以及每个个体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因此,面对高温天气,从政府到企业到个人,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这显然是值得持续追问的。
每到高温天,总有一些老问题会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比如,户外劳动者的高温补贴和权益保护问题。环卫工人中暑晕倒的消息时不时地在高温天气下传出,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我想除了将法定的高温补贴严格落实之外,还有很多方面可以有所改观,比如沿街商铺能否为他们提供一个阴凉的休息场所或是一杯水;环卫部门能不能调整工作时间,避免环卫工在一天里最热的时候工作;市民能不能更加爱护公共卫生,不为环卫工作增加负担……而除了环卫工人,其他的户外工作者同样需要权益保障,对此,政府部门应能感到肩上的责任。
应对高温天,对个人而言,也需要一些常识的重申。一些看似平淡的常识,正是规避风险的宝贵经验。这两天,有两则新闻引发了较大的关注,都是和孩子困在车中有关,一则是在山东省沂水县,一名3岁女童上学途中,被幼儿园园长遗忘在车内,发现时车内温度很高,孩子已经死亡;另一则是,在江苏义乌一男童被锁宝马车内,孩子在车里哭了一个多小时才被救出。
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车中,这是常识,在美国,如果发生这样的事,监护人还要付出法律成本。而这个常识,还远没有被所有家长铭记于心。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空调系统停止工作后,车厢实际上与烤箱无异,将孩子单独放在车内是多么的危险!不论是将孩子遗忘在了车内,或是为了自己购物方便,将孩子留在车内,都造成了多起悲剧。真希望大人们能够不忘常识,避免无辜的孩童陷入危险境地。此外,伴随着高温而来的,还有溺亡事故的增多,不能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地方游泳也是常识,而这一点显然被一些人忽视。
作为一种气候现象,高温天气可能难以避免,而高温所带来的危害和悲剧,很多却都能被避免。高温下劳动者法定权益的保障,有赖于政府监管到位和企业责任补缺。一些本可以避免的个体悲剧,则有赖于基本常识的回归。当严守法律、敬畏规则,以及尊重常识成为大家的普遍选择时,面对高温来袭,或许我们就能多几分安全感与惬意。
文/寇宇龙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寇宇龙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