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那时的贾樟柯就像白描的博尔赫斯

来源:红网 作者:余锦雄 编辑:夏熊飞 2015-11-06 00:02:16
时刻新闻
—分享—

  我对贾樟柯的最初和唯一印象来自《小武》:小武和梅梅并肩坐在床上,两个注定要分开的人恰好坐在一起。那时的阳光很充足,逆光中片刻的爱情看上去有些迷茫,梅梅为小武唱起了王菲的《天空》,潮湿的世界瞬间变得有些温暖。
  
  拍《小武》那会贾樟柯才27岁,那时的贾樟柯就像一个白描的博尔赫斯,他的人和他的电影一样,简单而充满哲思。但是这样的贾樟柯已经不可再得了,多年以后,贾樟柯变成了贾科长。他拍了更多的电影,也像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样遭人非议。毫无疑问,他成名了,再也不用担心“也许我们的心里,再也没有读者(舒婷《也许》)”了,听说《山河故人》在戛纳首映时,那些不识愁滋味的老外一直排了数百米去买票。
  
  但是我还是怀念《小武》,怀念那个纯粹得让人毫无防备的贾樟柯。虽然这么多年来,贾樟柯一直在努力,比如《山河故人》里,贾科长在叙事手法和摄影表现上就尝试着突破。首先是影片中三段式剧情手法的运用,横跨了过去,现在,未来,这是一种史诗式的叙述风格。再者就是在拍摄画面上宽窄屏的转换,虽然这在国外也是被别人玩剩下的东西,但是国内导演这样玩也算是开天辟地第一回了。
  
  每一部电影都有导演的野心,而贾科长在《山河故人》中的野心简直昭然若揭,比如影片中无处不在的隐喻。但是不得不承认,《山河故人》虽然有一个宏大的史诗式的叙事角度,但是第三段澳大利亚的生活是个硬伤,因为贾科长擅长的是在社会现实剧变中捕捉到个体感知的微妙情绪,对这种未来式的科幻指象的确力有未逮。
  
  和贾樟柯众多的电影一样,《山河故人》的结构支撑仍然是山西黑煤窑,说得诛心论一些,这仍然是外国人最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别看三段论进行得铺天盖地,没有了贾樟柯早年在《小武》中表现的敏感和理性反思,一切都显得那么粗暴和简单:两个男人两条路,为了隐喻而进行的明喻,比如为儿子取的名字干脆就叫Dollar,这些浮于表面的符号让故事的深度大大欠缺。还有就是为了完成所谓的“山河不在”的主题,电影像是开了一个杂货铺,将国内的矿难、国外的民航失事、新闻、娱乐、IPAD、手机、流行歌曲不加节制的全部砸进来。问题是,只靠这些符号和隐喻,如何支撑起一部宏大主题的电影?
  
  听说外国人都很赞赏赵涛在片中的演技,我倒是觉得她的性格从头到尾都没有打开过,火车上的面瘫表情我是最不喜欢的,为赋新愁强抒情有时也显得特别不搭调。就像赵涛最后跳的一段舞,看上去也很美,但也就仅限于美而已,它对电影主题的升华没有起到爆发性的作用,真是可惜了一段好舞。所以我听到戛纳当地的老外在接受采访时说最喜欢赵涛跳舞那段时,我就笑了,这段舞比符号更符号,它跳出了空洞的感觉。
  
  文/余锦雄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余锦雄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11/06/383236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