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天猫、京东两家大型电商平台的对垒,木林森被激怒了,它最终选择站在天猫这边——从这家体量不太大的鞋类品牌发表公开信,质问京东永久性关店开始,2015年“双十一”网上零售大战显然升级了。(11月8日《经济观察报》)
从没有哪年,“剁手节”里会弥漫如此烈性的火药味。有关“单身汪”的调侃、有关“推迟发工资为员工省钱”的幽默,似乎都没能冲淡这一个月来你来我往的过招。从天猫的“万店同庆”到京东的“品商”概念,从“双十一春晚”到“京喜夜晚会”,从京东实名“小报告”到总局考察阿里……用业界的话说,“天猫、京东等输不起,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等疏忽不起,消费作为中国经济下行期的引擎更熄火不起”。
是非对错的口水仗,最终还是归于真金白银的流量与交易来定义“胜者为王”。今年的“双十一”,皆大欢喜的偶像剧,转型成了风云激荡的纪录片。起承转合之间,是中国市场的微妙转身在起作用。一则,如同微博到微信的兴趣点迁移一样,电商格局之变的身后,是电商模式的裂变。当前我国4G手机用户数量突破3亿,预计今年中国手机用户将达到10亿。深度依赖PC端的电商,正在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而呈现出碎片化、去通道化、社交化的新特点。社交电商,在以“京腾计划”等为例的实践中,正在摸索自己的新路。眼下的“双十一”,便是初试牛刀的年度性契机。
二则,电商迟早要结束“放水养鱼”的野蛮生长期。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网上零售市场,电子商务收入达439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GDP值的7%。如何在产业勃兴中找到自己的话语权与规则权,这是电商巨头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今年,工商总局、发改委等部门联手给电商上紧箍咒:9月,下发了《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不久前,又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零售价格行为的提醒书》。在“双11”等重大竞争中确立电商领域的公序良俗,这是“带头大哥”都想去做的大事。
此外,中国正在进入消费时代,经济的再平衡已经发生。用马云的话说,“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内需时代”。同时要看到的是,比如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与之对应的,是下面这组令人稍微宽慰的数字:在这个6.9%当中,消费拉动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出0.2百分点;消费对GDP累计同比贡献率也达到58.4%,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51.2%。刚刚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则提出,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在这些背景之下,发挥电商等对内需提振的支撑线作用,意义远不是阿里或京东的账单问题那么简单。
在电商之战的真相与绯闻之间,其实还有太多严肃意义上的价值链接。于此而言,“双十一”这场战役,既关乎利润与市场,更关切信心与存在感。长远来说,亦是电商铺路与构图的生命线。
文/邓海建
来源:红网
作者:邓海建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