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曾母还有别的选择吗?

来源:红网 作者:颜陈 编辑:夏熊飞 2016-07-04 00:04:05
时刻新闻
—分享—
  近读《战国策》,至“曾母投杼”一节,不觉扼腕叹息: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参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曾母投杼”是《战国策》中比较有名的故事,曾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以贤德闻名于当时。知子莫若母,曾母对儿子的品行是完全了解的,然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别人说曾参杀人,她也信以为真。后世大诗人李白感叹,“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从一开始的“织自若”到“投杼逾墙而走”,曾母为什么没有将淡定与笃定进行到底?此间还有没有其他更优的选择?我的专业是研究舆情,从识别谣言的角度来看,“曾母投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读文本。
  
  首先,在情感上,感性不能代替理性。曾参素有德行,以孝著称,是母亲的好儿子,是乡人学习的好榜样。《二十四孝》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曾参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大家看,母子连心,曾母一咬指头曾参就心痛,反推之,曾参要真敢在外面做坏事,曾母这一关就过不了啊。所以说,儿子是什么品行,做娘的最有发言权。别人可能杀人,我的儿子怎么会杀人?一个孝顺的孩子会杀人吗?
  
  曾母的思想活动,今人不得而知,但血脉情感无疑是其判断事情真伪的出发点。面对来人的突兀之言,曾母平静回答:“吾子不杀人。”曾母用自己的感性判断,否定了流言,但也仅此而已。如果再进一步,问来人几个问题:你在哪里看到的?你亲眼看到曾参杀人了?被杀的是谁?曾参为什么杀他?什么时候杀的?用什么工具杀的……我们知道,“曾参杀人”这事纯属误传,“有与曾参同名族者,而杀人”,如果曾母多问几个“为什么”,来人谔谔词穷之余,只要不是故意欺骗曾母,这些问题多半会支支吾吾。就算来人说得有鼻子有眼,以曾母对儿子毫无保留的信任来看,也吓不死老太太吧?
  
  其次,在信源上,坊间声音不一定真实。所谓信源,也就是消息来源,是指新近事实的提供者。消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朋友说了,向曾母提供信息的不止一人啊,并非单一信源啊。从形式上,确实有三人(甚至不止)向曾母提供了“曾参杀人”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是道听途说的二手乃至三手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谣言就是谣言,说的人再多,信源再丰富,不改其谣言本质。
  
  坊间声音最大的特点就是“随大流”。与凭空杜撰的谣言不同,“曾参同名族者”为谣言插上“想象的翅膀”,乡人想当然地将费邑有名的曾参坐实为凶杀案的主角。原文中一个“尚”字,体现了曾母的情绪波动,“尚织自若也”,勉强的意思。曾母或许对流言的真实性、准确性产生过怀疑,甚至是绝对不认可,但她没有进一步深挖。曾母只想到“吾子不杀人”,但没有想到别人的儿子也可以叫“曾参”。言之凿凿的坊间声音在符号和实体之间立起一道屏障,曾母为什么不可以多问一句:“汝见杀人者,果吾儿曾参乎?”
  
  最后,在行动上,被动回避反而授人以柄。接连三人来报“曾参杀人”后,彻底击垮了曾母的心理防线,“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吓得老太太都不敢走正门了。曾母从笃定无疑到慌乱逃走的变化,正是谣言发挥作用的过程。问题是——曾妈妈你跑什么呢?这要被第三“人”再传播出去,“曾母听说儿子杀人,活都不干了,翻墙跑啦……”古代刑侦技术不发达,人们以讹传讹,这不是坑儿子吗?
  
  面对“曾参杀人”这一传言,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属实。曾参以孝道贤德闻名乡闾,先进模范堕落为负面典型,曾母之过大焉,应该挺身受责才不负贤名,“跑”算个啥意思?二是谣言。既然是谣言,就静待事实水落石出好了。何妨当一回“谣言粉碎机”?“跑”更加没有必要。
  
  应该说,“曾母投杼”给我们留下了一道无奈费解的背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无数场合,不断被臣子、下属们援引为例、旁敲侧击,给领导打“预防针”,只是这“预防针”也时常失效……
  
  文/颜陈

来源:红网

作者:颜陈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7/04/402460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