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李克强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考察防汛工作并主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下一阶段防汛救灾和安置、重建等作进一步部署。总理最后强调,各地要实事求是公开发布汛情灾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既不掩盖事实,也不要夸大事实。让政府公布的真相跑赢网上不实传言。(7月31日《新京报》)
总理要求“政府公布的真相跑赢网上不实传言”,十分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这不但是对政府部门的执政要求,而且也是对官方媒体的职业要求。不仅发布汛情灾情应当如此,发布其他自然灾情以及除国家机密外的所有社会重大事件也应如此。当然,重大自然灾害、突发社会事件产生后,政府的第一要务是组织救灾抗灾减灾、平稳处置社会事件。但政府各部门,职务有分工,组织抗灾救灾、处置突发事件,与尽快公开发布灾情和事件真相,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如果真相步履蹒跚,迟迟在路上,传言就会捷足先登。这是必然的,也是合理合情的。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自身的安全与环境的状态息息相关。趋利避害,保护自身,是生命的本能。尽快了解突发灾情或社会事件,以便做出有利于自身安全的相应对策,是此本能的自然逻辑。由此衍生的社会理念,就是法定知情权,以及天赋好奇心。从而可见,满足大众的知情权,是政府宣传部门和媒体从业人员的法定职责,并且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所决定的。
在自然灾情或某些突发事件面前,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生命。让大众了解真相,满足大众知情权,一个快字,也是政府宣传部门和各路媒体不可忽视的。手机普及之前,尤其在互联网普及之前,人们只能等待政府宣传部门和官方媒体发布信息。官方信息慢慢吞吞,百姓也无可奈何。然而科学技术,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总能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强有力地推动社会历史向前迈大步。手机普及通讯,互联网孕育自媒体。总理的要求,是对自媒体时代倒逼效应的回应。
传言,必然有不实的。不实传言,也是对受众知情权和切身利益的损害。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谣言不会自贴标签。尽管正如随手乱扔垃圾、随意抢道闯红灯是少数人一样,故意造谣传谣、哗众取宠骗取点击率者也是极少数,但在真相没有来到之前,这少数肇事者的传播效应却很惊人。如同少数人乱扔垃圾严重损害公共环境、少数人闯红灯立马扰乱交通秩序一样。因为人们无法知道真相的话,只能对传言宁可信其有,从最坏处准备。
显然,总理的要求,让真相跑赢传言,是政府宣传部门和官方媒体的基本职责。
文/柏文学
来源:红网
作者:柏文学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