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究竟是滴滴“二选一”还是嘀嗒“碰瓷”

来源:红网 作者:江德斌 编辑:王俞 2017-12-13 00:04:27
时刻新闻
—分享—

  12月10日,嘀嗒拼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滴滴出行的一封信》中提到,深圳一出租车司机安装嘀嗒出租车的司机端APP,遭遇滴滴出行客服电话威胁。12月11日,滴滴出行回应记者表示,经过仔细核查,我们确认其中提到的“出租车司机被滴滴客服威胁二选一”的情况并不属实,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12月11日《新京报》)

  嘀嗒说滴滴威胁出租车司机“二选一”,滴滴则称嘀嗒是在“碰瓷”,随即嘀嗒再发声“我们说的全部都是事实”。

  那么,究竟是滴滴“二选一”还是嘀嗒“碰瓷”呢?

  看似在说绕口令一样,实则是滴滴与嘀嗒争抢出租车司机资源时,发生了业务纠纷,才上演了如此一幕。由于双方各说各话,互相指责对方不是,又未拿出确凿的证据,导致争论陷入口水战,吃瓜群众倒是被弄糊涂了。

  真相当然只有一个,究竟是谁在说谎,这个并不难查证。嘀嗒可以拿出“6位出租车司机”遭到威胁的证据,比如录音、文字证明,以佐证滴滴存在“二选一”。滴滴一方则可以公布同一时间段的客服电话数据,以证明并不存在“二选一”。如果双方都不服的话,还可以申请第三方机构或者监管部门介入调查,给出一个公平公正的调查结论,以找出事实的真相,给公众一个交代。

  尽管当下真相不明,但嘀嗒与滴滴的争抢司机纠纷,揭开了网约车行业潜藏的恶性竞争面纱。在网约车行业,司机是主要资源,谁圈占的司机越多,意味着竞争优势越大。

  嘀嗒由拼车进入网约出租车,本身就会对龙头滴滴形成挑战之势,对于后者而言,保护自己的地盘不被侵蚀,也是正常的反应,但如果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则就背离了市场原则。而无论是“二选一”还是“碰瓷”,都与公平竞争不符,前者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后者涉嫌虚假宣传、欺诈等,均破坏了市场竞争环境,需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

  近年来,互联网领域的“二选一”频频出现,诸如360与QQ、京东与阿里、菜鸟与顺丰等,均曾曝光强迫用户或商家“二选一”,伤害到用户和商家利益,亦引发舆论的批评。而部分行业弱者,在挑战强者时,也经常出现不走正途,热衷捏造虚假事实、炒作负面信息、抹黑竞争对手的情况,搞“碰瓷”营销宣传,借以提升自己名气获利,亦属于下三烂的做法。

  从规范互联网行业发展、遏制不正当竞争的立场出发,监管部门应制定相关标准,明确“二选一”“碰瓷”的概念定义,并予以禁止,督促平台以公平透明的竞争手段角逐市场。

  文/江德斌

来源:红网

作者:江德斌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12/13/450063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