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孤单学校”带来的不只是感动

来源:红网 作者:杨应和 编辑:夏熊飞 2018-03-01 00:12:53
时刻新闻
—分享—

  吉林省公主岭市三门李村小学曾经有十多个老师和200多个学生。8年前,随着老师逐渐退休,许多学生转到附近镇上上学,最终现在只剩下一个学生。(2月28日 中国日报网)

  老师和学生一对一教课,这不是我们羡慕的课外辅导,而是这所学校唯一的学生日常上课的场景。我们还在谈论“穷家富养”的时候,面对如此情形,相信更多人心酸的同时,由衷敬佩老师传道授业的精神、责任和信念,哪怕最后一个学生,都任劳任怨坚守岗位,永不放弃。

  其实,吉林李村一个人的学校不是孤例,类似新闻此起彼伏,比如,重庆綦江区赶水镇太公小学、四川省仁寿县彰加镇八洞村小学……而结果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无一例外的都是暖暖的评价。

  可是,对于孤独的老师和孤独的学生,我们除了感动之外,难道我们就没有更多问题需要思考吗?

  人是群居动物,空旷的教室只有唯一的学生,限制了学习气氛。哪怕老师再怎么贴心称职,因为教师的权威和年纪代沟缘故,学生不可能像与同龄人在一起那样,可以毫无顾忌地向老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面对一个问题,同学之间激烈探讨,思维会变得异常活跃。而一个人在空旷的教室里学习,对一个小学生而言,如果没有持久毅力,极有可能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这种环境久而久之,还会对一个人的性格、人格发展有障碍,这影响着孩子今后的人生走向,这比学习基础知识更重要。

  老师凭良心坚持辛勤耕耘,始终没有埋怨,固然值得称道。我不是故意吹毛求疵者,但一个老师同时教多门科目的质量和效率让人心存疑惑。本新闻中,陈红艳老师同时兼任王浩的语文、数学、英语等任课老师。同一个老师教授着不同科目,给学生容易造成疲劳感。况且,学有所长,术有所攻,不是每个人都是万能的,跨专业教学有很大难度。

  教育资源不均衡造就生源逐减,教师流失,一些偏远、贫穷农村孤单的一个学生的学校现象,是这类贫穷的学生无奈现实下的被动选择,条件好的都转到附近镇上上学了。12岁的王浩还有一年就小学毕业了,会不会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如期上初中呢?随着王浩的离开,坚守岗位的两位教师前程又会怎么样?

  当地教育局眼前最该做的,是应当以学生和老师为本,把该生和两位老师接到镇上学校安排妥当。更远一点的是,统计一下当地还有多少类似学校,它们都需要同样得到妥当处置,这是社会应尽责任,也是对教师和学生最大的尊重。

  文/杨应和

来源:红网

作者:杨应和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3/01/456443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