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均5000元消费贷,能形成对非法校园贷款的“挤出效应”吗

来源:红网 作者:任凯 编辑:田德政 2019-09-22 20:22:32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为了遏制非法校园贷,更好地疏堵结合,湖北银保监局表示,将加大校园金融服务产品推广力度,力争按照每个学生消费贷款5000元左右标准,向全省大学生投放80亿元至100亿元消费信贷的工作目标,以强有力的正规金融供给驱逐不良网贷毒瘤。(9月21日《人民日报》)

“校园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可以说是乱象横生了,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更是瞄准“校园贷”,迭代升级,花样翻番,把“校园贷”变成了高利贷、套路贷、回租贷。暴力催收、“裸条”威胁等行业乱象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从全国两会的代表议案,再到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关于治理非法校园贷出台的指示意见,怎样规范治理“校园贷”被提上政府部门的工作议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结合以往地方政府或者相关职能部门在治理“校园贷”过程中的采取的整治措施来看,侧重于通过多种方式宣讲“校园贷、套路贷”的危害以及打击关停面向学生的“校园贷”,一些地方政府把防范“校园贷”纳入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从防范和治理策略与手段上来说,过往一提整治“校园贷”,职能部门多注重于“围堵”。在2017年5月,原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网贷机构不得继续将在校学生作为放贷目标人群。但是,随着监管政策趋严,部分网贷机构改头换面,以培训贷、美容贷、租房贷等继续在大学校园中恣意横行。

问题来了,大学生真的存在贷款需求吗?大学生贷款用来做什么?结合以往媒体曝光的“校园贷”乱象中当事学生贷款后的资金去向,不难发现,大多是用作个人消费,购买电子产品、化妆用品、维持日常人情开支、吃喝消费等。

如果仅从大学生群体确实存在消费贷款需求这一因素考虑,于正规金融机构而言,以往确实存在面向大学生的提供金融服务产品缺位这样的一个现实情况。但是,再从大学生群体纯粹以满足个人消费为目的的贷款动机来看,生均5000元消费贷款是否起到鼓励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负面作用?那么一旦陷入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泥淖中难以自拔,5000元贷款额度不能满足其消费欲望,那学生会不会转而再寻求非法校园贷?从这一角度考量,生均5000元的消费贷,很难形成对非法校园贷的“挤出效应”,即便是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但是欲望的阀门一旦打开,最初的愿景恐怕也会大打折扣,反而助长了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

百亿消费贷真的可以持续吗?大学生群体本身并无稳定收入,不具备还款能力,虽是小额消费贷,但也需要考虑信用体系建设。银行吸收社会资金放贷,需要考虑运营成本和资金收益,如果收益达不到社会资金的合理预期,就形不成规模化、可持续的资金供给,那么也就实现不了“以强有力的正规金融供给驱逐不良网贷毒瘤”这一初衷。

“开正门、斩黑手”的初衷是美好的,但对于非法校园贷也应该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从严从重。更为关键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更应该抓好源头治理,向学生普及金融常识和非法校园贷的危害,辅之以案例分析,提高对非法校园贷的辨识能力和警惕心,自动远离校园贷,进而压缩“校园贷”在校园中的生存空间。

来源:红网

作者:任凯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09/22/606187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