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禁渔应作为常识编入中小学乡土教材

来源:红网 作者:​马长军 编辑:田德政 2020-01-06 17:13:02
时刻新闻
—分享—

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近日发布研究,估计2005-2010年“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已灭绝。科研人员2003年以来没有再发现过白鲟。长江流域的许多物种都被认为处于灭绝的边缘,非常有必要尽快用各种适当的方法评估灭绝的风险,以便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并确定优先级,从而避免更多可能发生的灭绝。(1月4日《新京报》)

想想心疼,不敢说物种灭绝的步子越来越快,但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恐怕也是事实。一边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恢复起来尚需时日,一边是某些饕餮之徒的贪欲难以节制,早已列入国家保护名单的珍稀动植物不时就因为被端上餐桌而曝光,没被曝光的估计更多。肆意捕猎野生珍稀动物满足饕餮之徒口腹之欲的事在我国司空见惯,至于捉鸟逮青蛙更是寻常,掏鸟蛋捞蝌蚪几乎是很多乡村少年最喜欢的“游戏”。在这样生态保护意识极度匮乏的社会背景下谈保护珍稀物种,谁听得进去?要是谁还想高深一点讲讲“舌尖上的伦理”,谁听得懂?

我先举几个例子。

虽然20年前本地政府就开始实施了天然水库、河流禁渔制度,而且每年都公布了禁渔期,然而,好像根本就没人在乎,也许没几个人知道那回事。我家附近有一条河,河堤之下,一年四季都有人在钓鱼,河面上每天都可以看到有划着小船捕鱼的。连钓鱼的人们自己都说这条河里的鱼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那些“钓友”甚至不肯放过一寸多点的小鱼。我不知道人们是否想到,为什么蚊虫越来越猖獗?它们的幼虫遭遇天敌的机会越来越小。这还是在县城啊,捕鱼钓鱼的地方离政府大楼不过1000米,河边挂几条禁渔的标语就算保护?应付差事而已,我从来就没见过渔政部门沿河执法。显然,所谓的禁渔制度也不过就是一份空头文件而已,恐怕基层渔政部门文件发过标语挂过,就以为自己“圆满完成任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没有执法,没有法治,习惯了无视自然生态平衡的人们恣意妄为,一切为了舌尖上的味道,哪里还会怜惜什么珍稀物种或者寻常三春鸟蛙?事实上由于农药的过度使用,加上农村地区池塘堰坝逐渐消失,农田里青蛙也越来越少。尽管如此,春天捉蝌蚪夏天逮青蛙的情况仍然很普遍,有收购青蛙的一夜就能装满一车。有一年,我就在离新县政府大楼不远的地方,看到好几张捕鸟网,站在政府大楼上肯定可以看到。保护生态平衡实质上还远没有形成社会共识,甚至在某些政府官员的脑袋里也没有生态平衡的概念,至于跟他们讲舌尖上的伦理简直是对牛弹琴。

人们舌尖上不讲伦理,对动物的态度缺乏生态伦理不止这些,我曾经看到有报道披露,由于人们对松果的需求量增大,松鼠食物来源少了,严重影响松鼠的生存。人们不仅具有攻击性地跟动物抢地盘,还不自觉地就在跟动物抢食物,更不用说故意恶化环境逼得很多动物都无家可归。

与此同时,人们对植物也同样缺乏尊重,甚至可以用“斩草除根“来形容。比如,我经常在大街上看到有卖“三根草”的,就是蒲公英、枸杞、茅草的根,说是用这几种植物的根煮水,喝了可以“去火”。本来我也不打算就此说三道四,但多次看到人们挖的蒲公英都带着花朵,我就有点看法了,难道多等几日,等蒲公英的花开罢再挖不行吗?人们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毫无顾忌,生态伦理荡然无存。长江白鲟灭绝之后,下一个要灭绝的又会是哪一个?

要想让人们的舌尖上也讲一点生态伦理,单靠道德说教早已证明是虚幻的妄想。比如发了禁渔文件后,必须让水上环境保护执法管理跟上现实的节奏,执法常态化,让那些企图违法捕鱼的每天都有可能撞上执法人员而不得不收敛起来。

以法治建设来促进舌尖上的伦理建设,虽然任重道远,但一小步的努力不仅保护着生态平衡,也维护了我们人类作为智慧而文明的生物的荣誉。

我想,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就目前而言,有很多人好像根本就不知道有禁渔令,所以,禁渔令应该进入中小学校园,把禁渔作为常识编入中小学乡土教材,让孩子们从小就对禁渔有个思想准备,使他们早一点明白禁渔的意义所在。包括禁止捕猎鸟兽、禁止伤害一些植物的花朵、幼芽等等,都不妨编入本土教材,至少也应该把相关内容宣传到中小学,在中小学生中普及生态保护意识,也许生态平衡意识才会更快地成为社会共识。

来源:红网

作者:​马长军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1/06/650483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