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上午,中国湖北省“官宣”一则重磅消息,免去张晋的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职务,免去刘英姿的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上述两职务,由新到任的省委常委王贺胜兼任。(2月11日 中新社)
何谓“重磅免职”?言外之意即极端重要之免职,那么,这里的“重磅”又可以作何解释呢?
疫情严重,那么,疫情起于何处,起于何人?当疫情处于初期之时,为政者到底能不能够采取恰当快速的措施予以消灭?我们已经经历了SARS事件,无论是从敬畏大自然还是对于官方应对措施来说,都应该具备强有力的免疫系统与免疫能力。这种针对官方的免疫能力,就是在疫情起始阶段的极端警惕性与极端快捷的应急部署,然而事实证明在某些地区存在“晚了一步”的遗憾,而这样的“遗憾”足可以动摇一切,给国家和民族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才是所谓的“硬伤”。
反过来看“重磅”免职也一样,正是因为处在极端重要环节上的个别官员不作为懒作为晚作为,才使疫情到了当下这个地步。假如不是晚作为而是先作为,假如不是懒作为而是勤作为,假如不是“慢半拍”而是“闻疫起舞”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怎么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疫情蔓延?
“重磅免职”是最好的“防疫”。大疫当前,人心之凝聚力最重要,人民群众的总体动员力量最重要。而任由某些晚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的官员继续尸位素餐,只能造成人心的涣散,组织的乏力,总体力量的进一步削减。这类官员在位时已经证明了“慢半拍”的危害,如果再任由其继续“慢半拍”,既不符合抗击疫情的形势,也不符合抗击疫情的民心向背,因此说,“重磅免职”是当下最好的“防疫”。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越是大灾大疫面前,越容易检验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与道德品质、为政素养。然而,现实当中不可能经常遇到类似于当下的重大疫情。换言之,一个官员或者公务人员,终其一生,未必会遇到几次同等严酷程度的检验机会,也由此某些人过惯了太平日子,习惯了官场陋习。不思进取,不思危难,不知危机为何物,当“太平官”久了,自然而然也就练就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今天天气”式的庸官懒官不作为官。
惟有将“重磅免职”的思路用于平时,斩断庸官的进阶渠道,将庸官懒官无为官太平官拦截于干部队伍之外,才是国之大幸,人民之大幸。否则,庸官仍然会在下一次可能的疫情面前变成“重磅毒瘤”。
来源:红网
作者:李振忠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