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有“中国诗歌童诗月”还不够

来源:红网 作者:伍叶娟 编辑:张瑜 2020-05-30 21:45:59
时刻新闻
—分享—

童诗让社会更美好。六一儿童节前夕,中国诗歌学会决定自今年起,每年的6月为“中国诗歌童诗月”。这是该学会继今年5月5日(艾青忌日)倡议每年5月为“中国诗歌艾青月”后,面向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发起的又一次全国总动员。(5月29日 新华网)

童诗是用儿童的视角去感知现实生活,用生动的文字加以叙述和描写,往往充满童趣。创造良好的诗歌氛围,可以提高儿童对诗歌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同时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认识世界提供了更具艺术性的途径。“中国诗歌童诗月”的成立,体现了社会对儿童诗歌教育的重视,但这还不够。把儿童诗歌教育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培养孩子对诗歌的热爱才是关键。

别让诗歌成为负担。不少家长把诗歌素养的培育与孩子的智商、成就紧紧联系起来,制定跟孩子承受能力不匹配的目标,从而使诗歌成为了孩子学习上又一份沉重的压力。而社会对神童的追捧,也像助推器,催生越来越多的诗词歌赋小天才,以及蓬勃发展的诗词早教班。父母望子女成才之心可以理解,但应求之有度。没有兴趣与热爱做基石,再多的诗歌才艺展示都只是走过场,无法激发孩子对诗歌长久的向往和追求。

尊重孩子的想象力。网络上有不少关于孩子写诗的热门话题,“小孩是天生的诗人”“像小朋友一样写诗”等等,其中像小诗人姜二嫚创作的“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等诗句,更是让大人们纷纷惊叹,小朋友们创作力真强。其实,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孩子才能成为诗人,而是每个孩子都是诗人,都有丰富的想象力,都能用最简单生动的语句,把生活的精彩描述得恰到好处。因此,在他们拥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时候,家长老师们可以多一点尊重,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诗歌想象和创作。

让每位孩子都能接触诗歌,感受到诗歌的美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诗歌没有专属的地方,它应该出现在每一位热爱它的孩子身边。乡村诗歌教育公益组织“是光诗歌”, 自2016年起,已经为超过823所乡村中小学的孩子上了人生第一堂诗歌课。今年,“是光诗歌”还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们出版了诗集《大山里的小诗人》。除了类似公益组织,其实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让无论身在何种成长环境的孩子,都可以发现诗歌的美,继而寻到生活的光。

希望“中国诗歌童诗月”的到来,能引起更多人对儿童诗歌的重视,让孩子们能在社会营造的良好氛围下,产生对诗歌真正的热爱。

来源:红网

作者:伍叶娟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5/30/730291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