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优秀网络评论文本解析》:这本网评案例教材有哪些鲜明特色?

来源:红网 作者:钟瑛 编辑:张瑜 2022-03-22 11:57:05
时刻新闻
—分享—

书.jpg

□钟瑛(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与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看一眼身边,每个人都捧着手机看新闻、看视频、聊天,互联网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传统媒介,以网络新闻为着眼点,对互联网信息作深入研究,才能把握当今新闻领域发展的脉搏。作为21世纪新闻传播学精品教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新闻评论实践教材《优秀网络评论文本解析》(2021年9月第一版),将各类优秀网络新闻评论文本进行了科学归纳并予以解析,以典型的网络新闻评论案例进行教学,特色鲜明,颇有创新,归纳其优势和亮点,可以列举如下。

其一,选题丰富了同类教材的类型。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对新闻评论的专门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对于有着网络文本特征和传播特性的网络新闻评论,尚鲜有人做系统深入的研究。作为一本以网络文本为基础的专业教材,这本书首先对网络新闻评论进行了精准的分类,以具有典型意义的优秀网络评论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科学归纳与解析。专门的网络新闻评论教材不多,《优秀网络评论文本解析》以其鲜明的新闻实务特征,成为以网络评论文本为基础进行解读,并系统研究网络评论内容的第一本著作,丰富了国内同类教材的类型,满足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需要。

其二,案例质量优秀且具有代表性。作为一本以优秀网络新闻评论文本解析为特色的教学用书,选择的案例需要严格把关。在本书中,编著团队对案例的选择努力做到了科学、严谨与权威,遴选了约50篇质量经得起推敲的网络新闻评论文章,其筛选的标准是多角度且具有公信力的。在作品方面,考量作品是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关系国计民生、在社会大众中引起较大反响的作品重点关注。重点选用历年获得过“中国新闻奖”的网络评论作品,谨慎对待自媒体账号,选用人民网、中青网、红网等权威知名网站的首发代表性作品,一些知名评论员的作品也在遴选之列。例如网络国际评论的范文选择中,选用的是“钓鱼岛”问题、战后70年的“安倍谈话”等国际上倍受关注的热点,而且首发于环球网、国际在线这样的主流新闻网站。又如网络文化评论的选择,编著团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涉及“文化自信”“文化遗产”的作品选入。近50篇有价值的优秀文本的选用,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使得本书范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了代表性与说服力。

其三,编著团队将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相结合。要想完成一部系统性、科学性、适合阅读的高校专业教材,不仅需要编著团队尽心尽力,更需要编著团队具备过硬的理论素养及实践经验。从这本教材来看,编著者由大学教师、媒体管理者、资深媒体人组成,贯穿了整个新闻媒体的内容生产、管理、研究全过程,他们对网络评论工作经验丰富,重视高等教育中的实践环节,重视对网络评论的学术研究。各位编著者有研究论文发表,曾获得部委年度奖励,并参加省市社科课题研究。可以说,专业的编著团队确保了这本教材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对这本教材的出版给予了支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严格审读,使得这本教材的质量有可靠的保证。

其四,课后练习设计精巧且具有可操作性。这本教材将网络评论分为网络国际评论、网络时事评论、网络体育评论、网络经济评论和网络文化评论五个类别,分别对五个类别进行了概念诠释,对每一篇网络新闻评论范文进行了解析。每一个类别都安排了课后练习,包括讨论题与练习题。讨论题是紧扣书中的内容设计的,问题的讨论可以起到对书中理论拓展延伸的效果,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点深度把握,形成新闻传播专业的规律性思维,培育学生的专业涵养。在网络体育评论章节中,讨论题第二题为“网络体育评论在领域专业性与受众可读性间如何实现平衡,专业性该向可读性让步吗?”此教材关于网络体育评论特点的描述中,既提到了体育运动专业性的问题,也提到了意见交流互动性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就将两方面进行了融合,引导学生通过理论延伸,开始自己的思考,从而提升理论素养。练习题的设计则与范文解析部分相呼应,在学习具体文本之后,每一章的练习题都具有对应的实践训练。同样是网络体育评论部分,练习题第一题是“聚集同一个体育新闻事件,分别从人民网、新华网等综合性主流媒体及虎扑、懂球帝等专业性商业媒体选取一篇评论文章,比较分析其写作风格上的差异。”练习题第三题是“选取当下热点体育现象或自己感兴趣的一则体育新闻,试写一篇立意新颖的网络评论。”可以看出,练习题的设计着力告诉学生什么样的网络新闻评论是质量上乘的,以及怎样去写一篇优秀的网络新闻评论文章。不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在这本教材的课后练习中都有照应,学生可以通过练习环节领悟到网络评论的精髓所在,提高评论文章的写作水平。

这本教材的可圈可点之处不限于以上归纳,作为网络新闻评论的案例教学用书,这本书在同类教材中称得上专业而又富有特色。正如前言中编著团队所希望的那样,这本书能为有志于进入此领域学习的大学生乃至社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发,为日益发展的中国网络新闻评论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钟瑛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3/22/1103618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