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给违规借调、过度借调画上“休止符”

来源:红网 作者:张艳晓 编辑:田德政 2024-06-27 16:15:36
时刻新闻
—分享—

□张艳晓

“借调”由来已久,原是为补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不足,但在施行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澎湃新闻采访了解,不少短期借调变成“长期占用”,被上级单位抽调人员的乡镇机关,运转压力也较大,而一些被借调的干部事实上处于借用单位和派出单位的“双重挤压”中。(6月26日 澎湃新闻)

各级机关会从下级单位借调人员来“搭把手、充实力”,而基层公务员也想去上级单位“涨经验、提能力”,双方合力攻坚,确保圆满完成重大工作任务,原本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但若“滥用借调”“随意借调”甚至“长期霸占”“据为己用”便会催生许多问题与危害,不仅让借调干部处于“爹不疼,娘不爱”的尴尬处境,还会让“借调”成为占用基层资源的“得利帮凶”。

“借调就霸占”这样的借调对个人而言没什么好处,首先你与原单位脱离工作关系,但你的人事关系还在原单位,你工作做得再好,成绩再大和原单位都没什么关系,评优评先或职称评定、职级晋升都不会有你的份,履历中的基层经历更是“有名无实”。在借调单位找不到归属感,又在原单位找不到存在感,很容易让被借调干部“寒了心”,久而久之难免出现变得懒惰沉沦,消磨工作热情,这显然也是与上级关心关爱年轻干部的精神背道而驰。

众所周知,基层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面临的工作繁杂琐碎。要想把上级的精神真真切切贯彻到基层,就需要基层的党员干部当好服务好群众的“绣花针”,基层工作更需要下足“绣花功夫”。一但借调变得越来越随意,就容易造成基层干部队伍梯次培养出现“空心化”现象,让一些乡镇等基层单位不堪重负、苦不堪言,成为变相加重基层负担的一大源头,因此违规借调在基层干群中是备受诟病。

为基层减负亦是赋能!莫打“借调”名义占用基层资源,要走出窘境,让基层干部回归基层、服务群众,这才是为基层干部“减负”。同时,相关部门要将“借调”关进“制度”的笼子,真正做到“按需借调、按时归还”。只有给违规借调、过度借调画上“休止符”,才能真正走出“清理—反弹—再清理”的怪圈。

来源:红网

作者:张艳晓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61/1404045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