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
近日,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今年拟引进的第二批事业编博士研究生进行了公示。从公示情况来看,拟引进的10名人才中大多为毕业于东南亚及东亚国家的博士研究生,如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泰国西那瓦国际大学、菲律宾基督教大学以及韩国又石大学等,所学专业有汉语言文学、管理学、体育与运动、教育学、艺术学等。此事引发了网友对东南亚水博卷土重来的质疑。(9月24日正观新闻)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高校引进海外人才已成为常态,但如何确保引进人才质量,避免“水博”泛滥,仍是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
尽管不能一概而论,但东南亚及东亚部分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确实参差不齐,有的高校甚至存在学术不端和学位买卖的问题。因此,公众对这些“海归”博士的学术能力产生质疑,并非空穴来风。
高校在引进海外人才时,应严格基于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考量,而非仅仅看重文凭。一方面,高校需拿出诚意和待遇条件,吸引货真价实的高水平博士加盟,而非为了充门面而盲目引进博士。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拟引进博士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考察考核,确保引进的博士学历成色十足,避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忽视实际能力和研究成果。比如,可以建立完善的评审评价机制,对引进人才的学术背景、研究成果、教学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加强对引进人才的后续管理和培养。定期对引进人才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确保他们能在高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引进海外人才时,高校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应注重应聘者所学专业与海外学习经历的匹配度。对于某些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国内的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已经到一个高度,虽然不一定说该学科国内培养的博士最好,但引进海外博士似无必要。
对于“水博”现象,社会各界应保持警惕。教育部门应加强海外学历的认证和监管,防止低质量海外学位在国内泛滥。学术界和科研机构应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摒弃对高学历的盲目崇拜,更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和研究成果。
同时,在国内对“水博”“水硕”以保持警惕的情况下,对有意追求高学历的人来说,应谨慎选择海外教育机构。要注意辨别其学术声誉和教育质量,不要为了拿学位而拿学历,忽略了学位的成色,以免让自己在国内求职限于被动。
高校推进国际化进程无可厚非,但必须坚守人才引进的质量门槛,杜绝为投机取巧的“水博”提供可乘之机。这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太原幼师高专面对“水博”的质疑,需要认真做出回应。
来源:红网
作者:陆平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