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生获1600斤“年终奖”,奖励既接地气又富创意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张瑜 2024-01-30 16:01:57
时刻新闻
—分享—

□吴睿鸫

近日,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白石小学的散学礼上,同学们凭实力收到了1600斤的“年终奖”——300斤白萝卜、250斤蕉芋、150斤大米、100斤芹菜、100斤厚叶菜等。据了解,该校有一个“耕读园”,这些接地气的奖品都是孩子们利用劳动课或课余时间,在园子里种下的。同学们在收获劳动成果的同时,也懂得了粮食的珍贵。

绿油油的芹菜、白净的萝卜、粗壮色亮的厚叶菜……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培育、管理后,“耕读园”里硕果累累,喜获丰收。恰逢假期前夕,于是师生们一起提前收割,并把它们作为期末奖品,发给学生们。如此“食食在在”奖品,既接地气又富有创意,得到舆论包括网友一致好评。正如有网友所言:“哇,这种年终奖也太有意义了,都是自己的劳动果实[good][good]收获满满呀!!!”

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的奖励形式单一,奖状、文具、书包“三件套”,千篇一律,年年如此,孩子对此难免产生厌倦心理。白萝卜、蕉芋、大米、芹菜、厚叶菜固然并不太贵重,但它却比很多更贵重的奖品更能达到激励孩子效果。这些“食食在在”的奖品,不仅很接地气,鼓励了孩子,也是一种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教育。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富有创意的“年终奖”,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告别“五谷不分”,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集体主义精神,更能帮助他们磨练意志,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2022年5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其中包括农业生产劳动,具体点讲,根据实际情况,种植和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水培或土培植物。显然,白蕉镇白石小学在“耕读园”里,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观察白萝卜等农作物成长,享受挖蕉芋、拔萝卜、收割稻米带来的丰收喜悦,是将劳动教育课直接搬到大自然的一次成功实践,这不但能结合劳动教育、体验农耕、观察植物成长,让劳动教育从“纸上”落地生根,也能让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的形式,让学生们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让孩子们从小就感受到劳动的无限趣味,体会到劳动教育的生动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不少学校打破传统单一的奖励方式,探索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发给学生的奖励变得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起来。奖五花肉、奖一头小猪、奖活鲤鱼等,不胜枚举。

当然,尽管这些学校的积极探索,别出心裁的奖励手段,值得借鉴,但也没有必要盲目追捧,复制效仿。因为,每所学校所处的地域不一样,有的是山区,也有的是城市,学生所喜好的奖品也不尽相同。至于学校发放什么奖品,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形式要创新,奖品要发到学生的心坎上;同时,开门纳谏,多多问计于学生,问计于家长,从而让奖品真正成为激励学生积极上进的“动力源”。

来源:红网

作者:吴睿鸫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5/74/134922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