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川(吉首大学)
“杂草遍地不好清,洗衣粉尿素全搞定”“啤酒兑水喷两遍,蔬菜病害全不见”……这些所谓的“种地小妙招”都是胡诌。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对农业知识侃侃而谈的“专家”,实则是不懂农业知识的带货主播。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有不少农民朋友反映,他们在网上遭遇了一批假冒的农技专家。
这些所谓的“农技专家”大多从未涉足过农业,甚至对农业知识一窍不通。但在网络平台上却极力打造着真专家真农人的人设。从短视频平台随意搜索几个相关账号,就能发现在这些“农业专家达人”的账号简介中,几乎都带有“农业大学”“助力三农”“免费提供农业指导”“从事农业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等标签。而这也只是人设打造中的一环,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带货。
一段时间以来,假医生假教授假院士层出不穷,但在农业上出现假专家其危害还是与其他假冒事件有所不同的。需要注意的是,农作物生产的周期性与不可逆性,意味着农户一旦被假专家违规销售的农资、虚假宣传的技术、误导的种养模式等因素影响,那么,其危害往往难以挽回。被骗走的不仅是农民的血汗钱,更可能毁掉一季收成一片土地,让农户一年的辛劳付诸东流,甚至动摇农户对农业生产的信心。
也因此,打着助农帮农旗号实则是行着坑农害农之事,农业领域的这颗“毒瘤”必当铲除。要知道,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有限,即便数字化浪潮已逐步发展至乡村,但仍有不少人对短视频内容的真伪,网络带货的虚实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正因如此,一些人将牟利的算盘打到了农民身上,挖空心思在他们身上“割韭菜”,对其行为潜藏的危害及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毫不在意。这般行径,良知何在?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农业乱象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队作案,其背后有机构在控局。上百个“农业专家达人”账号中,相当一部分账号的头像和名称上都标注着“祥禾农业”四个字。而这些“专家达人”橱窗中推荐的产品,大多挂在一家名为“祥禾农资总店”的店铺中。而据知情人介绍,该店铺只是一个长期闲置的空屋,就没有人来过,只是挂了个牌。
祥禾农业团队的创始人和负责人的说法也证实了助农帮农是一场表演,带货挣钱是唯一目的。该团队的创始人之一“史老师”表示,祥禾农业是以签约、孵化农业达人,从而达到销售农资目的的农业电商团队。旗下1000多个账号,实际出镜、运营的工作人员都没有任何农业教育背景。负责人也表示,这些“专家达人”身份都是虚假的。
对此,有必要依法对这些农业乱象进行调查处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既是为维护农民的切实利益,也要保护真正的农业专家达人不受牵连。同时,此事也提醒,应在假农业专家凭借虚假包装获得高流量高关注度的背后,看到农民对专业农业支持的迫切需要。
因此,有必要加大对真正的农业专家、助农达人的扶持力度,推动他们在短视频平台扩大传播声量,为农民提供更多便捷可信的农技服务渠道。让科学实用的农业知识惠及更多农民,用真实可靠的助农行动筑牢信任根基,从源头上挤压假农业专家的生存空间。
而网友们所反映的向平台方举报没有用也值得思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带货翻车常有,而追责处理不常有。平台作为信息传播与交易的重要载体,本应承担起审核把关,及时处置的责任,但如果对举报置若罔闻,对带货乱象放任不管,不仅会纵容虚假信息的蔓延,更会透支用户对平台的信任。
总言之,农业问题,农民利益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绝不让骗子有任何可乘之机。无论是假专家的坑蒙拐骗,还是平台监管的失职缺位,都要依法得到处理。要以零容忍的态度铲除侵害农民利益的毒瘤,守住农业的根基,稳住农民的心。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张川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